首页> 中文学位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演进历史研究
【6h】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演进历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城市规划历史研究概述

1.4.2 国内城市规划历史研究概述

1.4.3 相关专题研究概述

1.5 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难点与拟解决的问题

1.6.1 研究难点

1.6.2 拟解决的问题

2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2.1 兰州区域概况

2.1.1 城市历史沿革

2.1.2 自然地理条件

2.1.3 社会经济发展

2.1.4 区位交通优势

2.2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2.2.1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7年)

2.2.2 改革开放时期(1978—今)

2.3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2.3.1 初创期(1949—1960年)

2.3.2 停滞期(1961—1974年)

2.3.3 重启期(1975—2000年)

2.3.4 转型期(2001—2010年)

2.3.5 创新期(2011年以后)

2.4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历史演进的核心要素

3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动力机制的演进

3.1 “156项工程”与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

3.1.1 “156项工程”与“八大重点城市”

3.1.2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定位的确立

3.1.3 “156项目”的落地与兰州的崛起

3.2 “三线建设”与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

3.2.1 “三线建设”与国防工业发展

3.2.2 “反修前哨,是第一线城市”定位的确立

3.2.3 “三线建设”与兰州的持续发展

3.2.4 “改革开放”后兰州经济地位的下滑

3.3 “西部大开发”与兰州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

3.3.1 “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建设新机遇

3.3.2 “西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定位的确立

3.3.3 “西部大开发”与兰州的持续滞后

3.4 “跨越式发展”与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3.4.1 “跨越式发展”与“兰州新区”

3.4.2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定位的确立

3.4.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兰州的机遇与挑战

3.5 小结

4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空间格局的演进

4.1 “初创期”与城市空间雏形的确立

4.1.1 工业区位置的选择

4.1.2 “沿黄河带状布局的多中心组团结构”的确立

4.1.3 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再评述

4.2 “停滞——重启期”与城市空间格局的扩展

4.2.1 政治波动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4.2.2 城市空间格局的扩展

4.2.3 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再评述

4.3 “转型期”与城市空间格局的优化

4.3.1 “三滩新城"的规划构想

4.3.2 城市沿黄河发展轴线的确立

4.3.3 兰州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再评述

4.4 “创新期”与城市空间瓶颈的突破

4.4.1 城市空间瓶颈的突破

4.4.2 “双城互动发展格局”的确立

4.4.3 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再评述

4.5 小结

5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范型的演进

5.1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的范型来源

5.1.1 中国传统规划模式

5.1.2 苏联规划模式

5.1.3 欧美规划模式

5.1.4 自主创新规划模式

5.2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的范型流变

5.2.1 苏联规划模式引入阶段

5.2.2 苏联规划模式本土化阶段

5.2.3 自主创新规划模式阶段

5.3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的实践范型

5.3.1 “巴洛克城市规划”范型与兰州的三条放射轴线

5.3.2 “带形城市”理论和“功能主义”规划下的西固工业区

5.3.3.“新城”理论和“有机疏散”理论下的“三滩新城”和“兰州新区”

5.4 小结

6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演进历史的价值评述

6.1 兰州城市发展的核心本质——国家意志

6.2 兰州未来的经济增长极——兰州国家级新区

6.3 城市发展与消失的历史印记

7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的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国家意志主导下的兰州城市规划的编制

7.1.2 地貌限制下的兰州城市空间格局的拓展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展望

7.4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兰州作为“一五”时期的“八大重点城市”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进行工业建设的城市,兰州的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也是国家建委批准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如今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兰州新区作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在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60多年历程中,兰州城市规划的演进历史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它在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本论文以兰州现代城市规划为对象,从1954年的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到1978年的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从2001年的兰州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到2011年的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这四版城市总体规划见证着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的前后两个30年。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以此来理解兰州现代城市规划演进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兰州现代城市规划进行历史分期并对演进的核心要素进行深入剖析,总结西北内陆的兰州城市发展演进的本质,并以小见大的透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史。
  在城市规划动力机制的演进方面,“一五”时期,兰州作为“八大重点城市”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156项工程”布局中六项重点工业项目的落地开启了兰州的现代化建设。“三线建设”时期,兰州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防工业基地和科研基地。在计划经济的这三十年,兰州不论在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城市规划建设方面都起着表率作用。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和经体体制的改革,兰州的经济地位不断下滑,但交通区位优势却在逐步加强。这一系列国家重大决策支持的根本原因在于兰州的战略地位,甘肃独特的地域形态将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和西藏这些有着相似宗教信仰的地区分割开来,作为多民族融合聚居区、作为中国西北的门户、作为甘肃行政中心的兰州,受地缘政治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它的战略保障功能远比经济发展重要,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保持民族地区的和谐,兰州在整个大西北安全稳定中担负着国土安全和民族稳定不可替代的重任。
  在城市规划空间格局的演进方面,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沿黄河带状布局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确立了兰州现代城市空间的雏形,为兰州的城市发展建设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90年代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兰州两山夹一河的地貌限制与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兰州开始不断地寻求城市新的拓展空间。兰州新区作为国家批复的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恰恰解决了兰州可建用地不足的这一瓶颈限制,为兰州城市的拓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兰州新区现阶段的发展建设比较缓慢,要实现从一张白纸到一个增长极的跨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作为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的交汇地带,承担着兰州老城区外延发展使命的兰州国家级新区无疑是兰州获得国家重大决策支持的又一历史机遇。在“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下,在兰州——西宁城市群的区域协同作用下,它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也是兰州未来经济的增长极。
  在城市规划范型的演进方面,兰州从1954年以苏联规划为蓝本,在苏联专家指导下编制的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到1978年在苏联规划模式背景下编制的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再到2001年在欧美规划模式背景下编制的兰州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最后到2011年在学习吸收了更多国外城市规划模式的背景下我国自主创新编制的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兰州这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见证了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前后两个30年的心路历程,也代表着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范型的“源”与“流”。在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60多年历程中,除苏联规划模式的介入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意志的干预外,欧美规划模式更多的是作为自主创新的参照和学习,而中国传统规划模式和自主创新规划模式更是连续存在于兰州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的演进之中,但都离不开当时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效仿的主流规划思想,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范型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轨迹。
  通过从城市规划的动力机制、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规划范型的演进方面研究兰州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一方面总结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律性的内容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为兰州新的城市规划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反思近60多年来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是是非非,并以此来丰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