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NiFe2O4纳米颗粒及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h】

NiFe2O4纳米颗粒及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尖晶石铁氧体材料概述

1.1.1 尖晶石铁氧体材料的晶格结构

1.1.2 尖晶石铁氧体材料的分类

1.1.3 尖晶石铁氧体材料的磁性来源

1.1.4 尖晶石铁氧体的应用

1.2 铁电体材料

1.2.1 铁电材料概述

1.2.2 BaTiO3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

1.3 铁电-铁磁复合材料

1.3.1 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

1.3.1 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设计原理

1.3.2 影响铁电-铁磁复合材料性质的主要因素

1.3.3 磁电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性

第二章 NiFe2O4纳米粉体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合成及物性分析

2.1 前言

2.2 样品的制备

2.2.1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2.2.2 制备过程

2.3 样品的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XRD分析

2.4.2 SEM分析

2.4.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2.4.4 FTIR分析

2.4.5 XPS分析

2.4.6 磁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iFe2O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样品的制备

3.3 样品的表征

3.4 光催化实验

3.5 结果与讨论

3.5.1 TEM分析

3,5.2 光催化性能分析

3.5.3 光催化机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核-壳型NiFe2O4/BaTiO3纳米磁电复合材料的合成与物性研究

4.1 前言

4.2 样品制备

4.2.1 NiFe2O4纳米颗粒的制备

4.2.2 核-壳型NiFe2O4/BaTiO3复合材料的制备

4.3 样品的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XRD分析

4.4.2 TEM分析

4.5 磁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路线,系统的研究了NiFe2O4纳米粉体、NiFe2O4-石墨烯纳米复合光催化剂以及具有核-壳结构的NiFe2O4/BaTiO3纳米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物性,主要成果如下:
   一、采用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法,通过改变络合剂的种类制备了具有特定尺寸的NiFe2O4纳米粉体。XRD技术检测结果表明,以EDTA和乙酸为络合剂,烧结温度在600℃时能够得到高纯相的NiFe2O4纳米粉体。SEM观察显示制备的样品颗粒形貌较为规整,主要为类球形,颗粒粒度比较均匀,平均粒径分别为~55nm和~75nm。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研究了NiFe2O4纳米颗粒的光吸收特性,其光学带隙约为1.85eV。FT-IR光谱显示随着样品颗粒尺寸的减小,样品的特征吸收峰出现蓝移现象。对XPS光谱中Ni2p3/2和Fe2p3/2轨道进行分峰拟合,结果显示阳离子在A、B位的分布情况为(Fe3+)[Ni2+Fe3+]O4。采用VSM技术对样品Sl进行了磁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在室温下显示软磁特性,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力Hc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而减小。
   二、以EDTA为络合剂,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出NiFe2O4纳米颗粒。取适量该样品于装有纯酒精溶液的烧杯中,加入少量石墨烯并进行超声分散,然后放入真空干燥箱烘干即得到NiFe2O4-石墨烯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透射电镜、PL光谱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Fe2O4纳米颗粒能够很好的嵌在石墨烯薄层上;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在200W氙灯的照射下,NiFe2O4-石墨烯的光催化活性与纯相NiFe2O4纳米颗粒相比明显得到提高;以对苯二甲酸为探针分子,采用光致发光技术检测表明样品在光照下产生了大量羟基自由基,证明了羟基自由基为此降解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
   三、以铁磁相NiFe2O4为核,铁电相BaTiO3为壳,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0-3型纳米磁电复合材料,利用XRD、TEM、VSM等技术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仅有NiFe2O4和BaTiO3两相存在,具有明显的核-壳式结构,且两相能够保持相对独立性,界面反应可以忽略;饱和磁化强度Ms随着BaTiO3含量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减少,矫顽力没有明显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