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精神压力和龋病关系的临床调查及动物实验研究
【6h】

精神压力和龋病关系的临床调查及动物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结合临床调查分析和动物实验,研究和探讨精神压力对龋病的发病关系及可能的影响机制。
   方法:1.临床调查:选择口腔科受试者90人(龋病组45人,无龋病组45人),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为主的调查问卷进行心理因素、口腔卫生行为、重大生活事件、基本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评分,记录受试者的恒牙龋、缺、补牙数(DMFT),对问卷与DMFT进行统计学分析。
   2.动物实验:SD大鼠24只,用高速涡轮机钻磨上颌第一磨牙的牙合面至牙本质深层,用氧化锌安抚。将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12只,每日给予冷水浴、禁食、禁水刺激)及对照组(12只,不予刺激),于5、13、20、28d后分批处死,进行大体检查、病理切片观察、大鼠牙髓中。P2X3受体阳性表达率观察。
   结果:1.临床调查发现:1)对照组较龋病组学历、收入高、未婚者比例高离婚比例少、刷牙次数多、龋病组患者近一年中发生急性生活事件的比例较对照组高,统计分析显示两组在受教育水平(P<0.01)、婚姻状况、刷牙次数、经历急性生活事件上有着显著差异(P<0.05)。2)SCL-90测试结果表明龋病组患者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的分值比对照组高(P<0.01或P<0.05),显示了龋病组的心理压力比对照组大。3)对龋病组的龋均(DMFT)和SCL-90各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DMFT与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忧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有显著相关(P<0.01或P<0.05)。
   2.动物实验结果显示:1)病理切片观察显示应激组大鼠牙髓充血水肿、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后期出现牙髓细胞变性坏死。2)免疫组化显示应激组大鼠牙髓中P2X3受体阳性表达。
   结论:临床调查和动物实验结果都支持精神因素和龋病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精神因素可通过免疫功能的改变及其它因素降低宿主的免疫防御能力,增加宿主对疾病的易感性,而引发龋病的发生。精神因素是龋病的危险因子之一,对龋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