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型颅脑损伤部位与血糖变化临床分析
【6h】

重型颅脑损伤部位与血糖变化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病情评分标准

1.5 一般资料

1.6 研究方法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对冲性脑损伤患者与非对冲伤患者在不同时间内的静脉血糖情况

2.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部位不同对静脉血糖影响的情况

2.3 CT表现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颅脑损伤与血糖变化的研究现状

致谢

作者简历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探讨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与受伤部位及机制的关系,为临床上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自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病例60例,颅脑损伤后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在3~8分),入院时血糖正常的患者。根据颅脑损伤机制不同分为2组,实验组(A组)颅脑对冲伤(惯性力损伤)患者,对照组(B组)非颅脑对冲伤(接触力损伤)患者,各30例进行研究,分析两组患者受伤后1d、受伤后3d、受伤后5d及受伤后7d外周静脉血的血糖。再按照颅脑损伤的部位不同分为额叶组(单侧),额颞部组(含双侧额叶),颞叶组(单侧),颞顶部组及顶部组,以上述同样的方法测血糖。
   结果:①60例病人中A组血糖升高变化值明显高于B组(P<0.05);②A组患者血糖升高持续时间明显高于B组;③额颞部受损的患者血糖升高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其余各组均与额颞部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额颞部组,而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重型颅脑损伤机制及部位与血糖变化有关系。
   2、对冲性颅脑损伤(惯性力伤)比非对冲性颅脑损伤(接触力伤)患者的血糖升高更明显,额颞部组血糖升高明显高于其他各部,说明血糖升高与丘脑下部被对冲伤累及有关系。
   3、动态监测脑损伤不同部位时的血糖变化,可以对临床诊治提供可能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