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氨基胍与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在兔心脏骤停复苏中的比较研究
【6h】

氨基胍与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在兔心脏骤停复苏中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研究背景

立题根据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过程

研究结果与分析

研究结论及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论文目录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在CPR中的变化规律,比较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与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兔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CPR)的影响,探讨结构型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各自的作用机制。 方法:40只健康家兔经胸壁电击致颤建立心脏骤停模型,心脏骤停5分钟后行胸外按压,机械通气。按压1分钟后随机分为4组(n=10):AG组(20mg/kg)、L-NAME组(25mg/kg)、肾上腺素(EPI,20 μ g/kg)及空白对照组(Control,生理盐水2ml),经右房导管给药。按压5分钟后给与电除颤。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左室内压变化至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4小时。分别于基础、胸外按压1分钟、ROSC后15、30、60、120分钟采血检测血NO含量。 结果:心脏骤停6分钟各组动脉血NO含量高于基础值(P=0.009-0.03)。ROSC后EPI组及Control组进一步升高,而AG组与L-NAME组迅速回复到基础水平,AG组低于L-NAME组(p=0.019)。心脏按压期间,CPP均值AG组(40±10mmHg)高于L-NAME组(33±8mmHg,p=0.001)且均高于Control组(20±5mmHg,p=0.000);AG组左室+dp/dtmax、-dp/dtmax均值(3201±604、3480±490mmHg/sec)高于L-NAME组(2417±348、2303±352mmHg/sec,p=0.000);除L-NAME组-dp/dtmax均值与Control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1.0)外,AG、EPI组左室+dp/dtmax、-dp/dtmax均值、L-NAME组+dp/dtmax均高于Control组(p=0.000)。ROSC后,AG组MAP均值(79±8mmHg)与L-NAME组(70±7mmHg,p=0.103)无差异,但均高于Control组(58±8mmHg,p=0.000、0.015)、EPI组(55±11mmHg,p=0.000、0.002);Control组与EPI组+dp/dtmax、-dp/dtmax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AG组与L-NAME组保持在基础水平,且AG组+dp/dtmax、-dp/dtmax均值(4783±912、4409±827mmHg/sec)高于L-NAME组(3554±847、3398±764 mmHg/sec,p=0.001、0.023)。ROSC后4小时AG组8/10、L-NAME组7/10、EPI组6/10及Control组4/10存活,无统计学差异(p=0.292)。 结论: AG、L-NAME能增加CPR期间CPP,改善心脏舒缩功能,防止复苏后早期心功能障碍的发生,且AG明显优于L-NAME。二者对复苏成功率无显著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