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尿路上皮肿瘤DWI表现和ADC值测量与其病理学特征的对照研究
【6h】

尿路上皮肿瘤DWI表现和ADC值测量与其病理学特征的对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词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尿路上皮肿瘤的MRI诊断价值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尿路上皮肿瘤的DWI表现和ADC值测量特点及其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37例尿路上皮肿瘤和9例良性病变对照分别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DWI扫描,组织病理学检查(HE染色),分析其DWI表现和ADC值与其相关病理学改变的关系。 结果:37例尿路上皮肿瘤在DWI表现为高信号,随b值增加信号不减低。15例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侵犯肌层或外膜,22例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局限于粘膜层内,不侵犯肌层,DWI诊断符合率为94.6%(35/37)。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ADC值为(1.013±0.089)×10<'-3>mm<'2>/s,低级别的ADC值为(1.020±0.105)×10<'-3>mm<'2>/s;高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的ADC值(1.224±0.097)×10<'-3>mm<'2>/s,低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的ADC值为(1.248±0.113)×10<'-3>mm<'2>/s。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低级别与高级别间ADC值差别无显著性,非浸润性尿路上皮乳头状癌低级别与高级别之间的ADC值差异亦无显著性,但是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与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之间ADC值差别有显著性(P<0.05)。15例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12例出现淋巴结转移,与对照组9例良性病变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在DWI均表现为高信号,随b值增加信号不减低,但前者信号高于后者;前者ADC值为(1.119±0.138)×10<'-3>mm<'2>/s,后者ADC值为(1.724±0.115)×10<'-3>mm<'2>/s,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DWI是一种安全、无创、准确、快速的诊断尿路上皮肿瘤的手段,结合ADC值测量可以较准确的判断尿路上皮肿瘤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提供较准确的TNM分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