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沙丘芦苇所含独特化合物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6h】

沙丘芦苇所含独特化合物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及前言

§1.1芦苇及其四种生态型

§1.2四种生态型芦苇抗逆生理的研究

§1.3沙漠芦苇特有小分子物质

§1.4描述性动物毒性实验

§1.5实验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实验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2实验动物及其处理

§2.3主要仪器及试剂

§2.4实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5实验检测项目与办法

第三章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临床观察和体重增益与PAAC的关系

§3.2 血液检测结果

§3.3病理变化结果

§3.4肝脏SOD酶活性测定结果

§3.5肝脏MDA含量测定结果

§3.6肝脏CAT酶活性测定结果

第四章实验讨论

§4.1关于PAAC对动物体内的毒性讨论

§4.2 PAAC对小鼠组织抗氧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第五章实验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长于中国西部巴丹吉林沙漠境内高大沙丘上的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Trin),从其叶片中可分离出一种独特的多氨基芳香族化合物(PAAC),但在其他生态型芦苇中未检测到该化合物或类似物。PAAC本身具有强烈的吸收UV-A、UV-B,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消除OH自由基的能力[1],基于PAAC的特点,将这种独特化合物运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将是必要而迫切的,所以了解PAAC对于哺乳动物的毒性是十分必要的。 描述性毒性实验是指通过对环境有害因素特别是外源化学物的毒理学基础研究,包括一定程序的实验动物选择、实验模型的制作、数量与剂量确定、染毒方法及毒性指标等,观察动物机体所产生的总体毒性效应,通过不断反复的资料积累作出毒理学评价并外推至人类,为防治暴露于环境有害因素的有害作用提出综合性措施的过程[2]。 本文以沙丘芦苇特殊有效的小分子化合物(PAAC)为研究对象,以体重增益、肝脾系数、血液组分分析、肝脏病理学变化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为指标,研究了PAAC对昆明系小鼠的肝脏的毒性以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损伤作用,并对其毒性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全面评价PAAC对哺乳动物的生态毒理效应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根据化合物急性经口毒性标准,我们在中低毒范围通过昆明种小鼠经口的染毒试验。初步确定了PAAC对动物的急性毒性。 2.对小鼠观察的结果表明,在最初的染毒时间内,PAAC对动物消化系统的损伤较为严重。可直接导致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行动迟缓。根据血常规和肝脏切片的结果,可以确认早期的染毒时间里,对肝脏的损伤较为严重,而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动物肝脏损伤的程度也会增加。 3.PAAC能使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增加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证实这是PAAC影响氧化功能的改变使其发挥毒性的途径之一。 4.对照化合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可以看出,PAAC的生物毒性属于低、微毒。 本论文实验所得结论如下: 沙丘芦苇特有提取物PAAC的生物毒性属于低、微毒。 沙丘芦苇特有提取物PAAC对于动物的抗氧化防御系统有破坏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