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李某无共谋之盗窃案看片面共犯
【6h】

从李某无共谋之盗窃案看片面共犯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内容摘要

英文内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基本案情及争议焦点

第一节 基本案情

第二节 争议焦点

第二章 国外关于片面共犯问题的论争

第一节 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

第二节 国外有关片面共犯的立法

第三节 国外片面共犯理论及立法对我国的影响

第三章 我国关于片面共犯理论的论争

第一节 我国传统的共同犯罪的立法规定及其构成理论

第二节 片面共犯肯定者的理论突围

一 以片面的非相互性理论为依据进行突围

二 以修正共同犯罪作为突围路径

三 从主观联系弱势说上寻求突破

四 以最低标准说来打通出路

第三节 对片面共犯支持理论的评析

第四章 对《刑法》第25条的新认识

第一节 正犯(实行犯)

第二节 组织犯

第三节 教唆犯

第四节 帮助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片面共犯是共同犯罪理论中争论很多的一个问题。从理论上支持片面共犯的存在,从立法实践上承认它,无疑会对司法实践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在引述佛山中院刑二庭关于李某无共谋的盗窃案的一个判决,并结合在审理此案当中所出现的两个争议焦点的基础上,引出了关于片面共犯的提法。随后笔者介绍并评述了国外关于共同犯罪的两种理论,即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并得出目前国外承认片面共犯存在的理论基础乃是犯罪共同说。进而考察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于片面共犯在法律上的态度,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在这两大法系,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在立法上都一定程度上承认了片面共犯的存在。在结合国外关于片面共犯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考察了目前中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片面共犯的观点。由于中国刑法在理论上是主客观统一说为立法基础,而在立法上对于片面共犯不予承认。但司法实践中存在着承认片面共犯的现实需要,因之,为了切实解决理论和司法实际之间的矛盾,在不与中国传统的共同犯罪理论相冲突的前提下,中国诸多学者试图从不同理论视角实现片面共犯理论的突围。最后在综合分析这些突围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刑法》第25条对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以主观联系为主线,分别对共犯中的正犯、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进行了分析,得出片面共犯在教唆犯和帮助犯的范围内存在的观点,同时由于教唆犯有其特殊性,因此问题的焦点就在于承认片面共犯,并建议对《刑法》第25条略作修改,将片面帮助犯规定进去,以此完善中国的共同犯罪立法,为更好打击具有片面帮助犯特点的犯罪,最大程度地维护刑法所保护的权益。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通过佛山中院刑二庭对李某无共谋盗窃案在审理时的争议引出了关于片面共犯的问题。
  第二章介绍了国外有关片面共犯问题的论争,并从理论和立法上对这些作简单评述,随后述及其对中国共同犯罪的影响
  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介绍并评述了中国有关片面共犯的论争,从中国共同犯罪的立法规定及其构成理论方面介绍了中国共同犯罪的理论基础及重点介绍了在尊重此基础的前提下中国共犯理论学者所做的突围,随后笔者从主观联系方面重点评述了这些突围,并提出片面共犯的讨论应立足于中国特有的法律环境。
  第四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在综合考虑国内外关于共同犯罪和片面共犯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刑法》第25条所规定的四种共同犯罪的形态上对其进行了一一分析,并最终确定了片面共犯在中国的法律环境下的存在,同时也因此建议《刑法》将片面帮助犯纳入其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