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过一跳槽案试论商业秘密保护下的约定竞业禁止义务
【6h】

通过一跳槽案试论商业秘密保护下的约定竞业禁止义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案情及法律分析

第一节案情介绍

第二节本案争议的焦点及两审法院不同判决的法律依据

第二章竞业禁止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关系

第一节商业秘密的性质界定及其构成要件

一、商业秘密界定

二、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三、商业秘密权属性质界定及保护方式

第二节 竞业禁止的概念和理论依据及其分类和特点

一、竞业禁止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二、竞业禁止的分类和特点

第三节竞业禁止制度的历史沿革及价值分析

第三章国内外约定竞业禁止立法之比较及完善我国立法之设想

第一节国内外约定竞业禁止立法之比较分析

第二节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的几点设想

一、完善商业秘密保护的相关立法

二、严格区分离职后的保密义务与竞业禁止义务

结语:案情回放及分析总结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才流动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员工在职期间泄漏商业秘密,跳槽带走商业秘密的行为时常发生。商业秘密是雇主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重要武器,如果允许竞争对手利用人才流动轻易获得他人花费大量心血形成的商业秘密,不但损害个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将扰乱整个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使诚信的商业道德荡然无存,有害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了避免因人才流动造成泄漏商业秘密、损害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权,不少单位纷纷和员工订立竞业禁止条款。但是,对于商业秘密保护和竞业禁止制度的关系、雇员的保密义务、离职后的竞业禁止义务,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存在着范围狭窄以及界定模糊等弊端,造成了实践中雇主与雇员冲突频发、双方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笔者结合案例,重点分析了商业秘密的法律属性、构成要件及保护方式,竞业禁止的理论依据、历史沿革、分类和特点及其对商业秘密的价值。通过对国内外约定竞业禁止义务的立法比较分析,探讨了雇员的保密义务及竞业禁止义务的法律属性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在文章最后通过回顾案情,针对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了几点对策。希望相关问题的解决对于完善我国的竞业禁止制度,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