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芪多糖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6h】

黄芪多糖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在体内作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一个亚型,发挥着重要的免疫学效应,是近来研究的热点。pDC在其不成熟的前体阶段,受到病毒或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DN)刺激后能产生大量的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发挥非特异的免疫学效应;在通过病毒、CpG ODN刺激或CD40L、IL-3作用分化成熟后,具有一定的抗原递呈功能而获得适应性免疫效应,是连接先天的非特异性免疫与后天获得性免疫的桥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着一系列的免疫学异常。IFN-α治疗CML疗效确切,能使一部分患者获得细胞遗传学缓解及分子生物学缓解。黄芪是一种传统的补益类中药,味甘、性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多糖成分的免疫活性尤为突出,它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抑制肿瘤生长,增强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并对细胞因子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影响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报道。本实验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黄芪多糖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影响,为进一步阐明黄芪多糖的免疫学活性及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为以pDC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寻找新的免疫佐剂。
   方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初诊未治(A组)及缓解期(B组)的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A、B组中所得细胞均分为a、b两组,b组用MACS法将pDC去除,细胞依次标记为Aa、Ab、Ba、Bb组,分别向各组中加入不同剂量APS(Aa1、Ab1、Ba1、Bb1:0mg/l;Aa2、Ab2、Ba2、Bb2:50mg/l;Aa3、Ab3、Ba3、Bb3:100mg/l;Aa4、Ab4、Ba4、Bb4:200mg/l),同时加入CpG-0DN2216共孵育24小时; 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FN-α、IL-6、TNF-α浓度。
   结果:本实验应用CML患者外周血来源的pDC,通过体外实验证明了黄芪多糖能够提高缓解期的CML患者pDC分泌的IFN-α、IL-6、TNF-α量及初诊未治慢性期CML患者pDC分泌的IL-6、TNF-α量,并且呈黄芪多糖浓度依赖性(P<0.05)。
   结论:本实验结果证实了黄芪多糖能够增强CML患者pDC的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