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伏隔核神经元多巴胺受体在丙泊酚麻醉苏醒中的机制研究
【6h】

大鼠伏隔核神经元多巴胺受体在丙泊酚麻醉苏醒中的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材料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实验方法

1.5 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统计

2 结果

2.1 微注射实验结果

2.2 组织学验证结果

2.3 膜片钳实验结果

3 讨论

3.1 选取NAc作为本实验目标脑区的意义

3.2 LORR和RORR可较好反映大鼠意识状态

3.3 尾静脉单次给予丙泊酚诱导剂量的确定

3.4脑区微注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者拮抗剂对大鼠RORR的影响

3.5 DA受体激动剂或者拮抗剂对sEPSC的影响

3.5本实验的不足和可深化之处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巴胺D1/D2受体在全身麻醉意识恢复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近来研究发现:静脉给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者电刺激多巴胺能核团可使大鼠从全身麻醉中快速苏醒,提示全身麻醉苏醒过程可能有多巴胺觉醒通路参与,但目前多巴胺促觉醒的机制仍未被阐明。多巴胺能通路促觉醒过程主要是通过腹侧被盖区及其投射系统共同完成。伏隔核是腹侧被盖区的主要投射区域,富含丰富的多巴胺D1和D2受体,在自主活动、成瘾、奖赏等多种功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伏隔核是否参与全身麻醉苏醒过程却未见文献报道。因此,本研究借助双侧脑区微注射技术和离体膜片钳技术,观察干预伏隔核多巴胺受体活性对静脉全身麻醉药丙泊酚的致大鼠意识消失作用的影响,进而分析丙泊酚对伏隔核神经元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具体作用,旨在探讨大鼠伏隔核是否参与丙泊酚麻醉苏醒过程及相关机制。
  方法:1.利用大鼠脑立体定位仪,建立成年雄性 SD大鼠伏隔核脑区微注射模型。将建模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D1R组(n=30)和D2R组(n=30)两大组,每一个大组再随机分为三个亚组即生理盐水组(n=10)、激动剂组(n=10)和拮抗剂组(n=10)。先经大鼠尾静脉注射丙泊酚(11 mg/kg),待大鼠翻正反射消失后行双侧伏隔核微注射。根据分组不同,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多巴胺 D1/D2受体激动剂或者拮抗剂。所有模型大鼠均以0.25μl/min的速度给予总量为5μg/side的药物。观察并记录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实验结束后,用4%多聚甲醛固定脑组织,并对脑组织进行冠状位切片,验证微注射导管位置。
  2.制备SD大鼠(7~14天)脑片,在-80 mV钳制电压下,借助离体膜片钳系统,全细胞模式记录大鼠伏隔核神经元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实验分为四组,即 D1R激动剂组(n=10)、D1R拮抗剂组(n=10)、D2R受体激动剂组(n=10)和D2R受体拮抗剂组(n=10)。每一组均按顺序灌流人工脑脊液、丙泊酚、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丙泊酚。每组药物灌流5分钟,记录5分钟。
  结果:
  1.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加速丙泊酚麻醉苏醒时间(P<0.05),D1受体拮抗剂则延长丙泊酚麻醉苏醒时间(P<0.05);
  2.多巴胺 D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丙泊酚麻醉状态下大鼠苏醒时间未产生明显影响(P>0.05);
  3.丙泊酚10μM能增加大鼠伏隔核神经元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发放频率(P<0.05);
  4.多巴胺 D1受体激动剂能抑制大鼠伏隔核神经元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发放频率(P<0.05)。
  结论:
  1.伏隔核多巴胺D1受体参与了丙泊酚麻醉的苏醒过程;
  2.丙泊酚促进大鼠伏隔核突触前谷氨酸的释放;
  3.多巴胺D1受体的激活可抑制大鼠伏隔核突触前谷氨酸的释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