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嘉峪关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
【6h】

嘉峪关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国外研究进展

1.2.2国内研究进展

2理论基础及技术路线

2.1相关的基本理论

2.1.1地租理论

2.1.2土地区位理论

2.1.3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2.1.5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2.1研究内容

2.2.2 数据来源

2.2.3研究方法

2.2.4技术路线

3研究区域概况

3.1嘉峪关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1.1嘉峪关市发展概况

3.1.2嘉峪关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3.2嘉峪关市土地利用概况

3.2.1 嘉峪关市土地利用现状

3.2.2嘉峪关市土地利用特点

4嘉峪关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1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4.1.1嘉峪关市未来发展功能定位

4.1.2嘉峪关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4.1.3嘉峪关市产业发展与布局

4.2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2.1嘉峪关市用地结构变化情况

4.2.2嘉峪关市土地利用变化特点

5嘉峪关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性分析

5.1经济发展因素

5.1.1嘉峪关市经济发展概况

5.1.2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相关性分析

5.1.3嘉峪关市场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结论

5.2产业结构因素

5.2.1嘉峪关市产业结构变化

5.2.2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相关性分析

5.2.3嘉峪关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关系结论

5.3人口发展因素

5.3.1嘉峪关市人口变化

5.3.2人口变化与士地利用相关性分析

5.3.3人口变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结论

5.4收入水平因素

5.4.1嘉峪关市城乡收入变化

5.4.2收入水平与土地利用相关性分析

5.4.3收入水平与土地利用关系结论

5.5城镇化因素

5.5.1嘉峪关市城镇化发展情况

5.5.2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相关性分析

5.5.3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相关分析结论

5.6国家政策

5.7酒钢集团公司影响嘉峪关市土地利用结构

5.7.1嘉峪关工业立市

5.7.2酒钢集团对土地需求趋势特征变化

6嘉峪关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预测分析

6.1灰色预测法

6.1.1选择灰色预测法的理由

6.1.2模型建立

6.1.3预测精度等级检验

6.1.4结果说明

6.2回归分析法

6.2.1选择回归分析法的理由

6.2.2模型建立

6.2.3预测结果等级检验

6.2.4结果说明

6.3数学模型预测结果

7嘉峪关市未来土地利用矛盾分析

7.1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需求

7.1.1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概述

7.1.2国家、甘肃省、嘉峪关市确定的重点工程建设目

7.1.3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所需建设用地与嘉峪关实际用地情况对比

7.2甘肃省下达用地指标对比

7.3指标控制

8协调嘉峪关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对策

8.1严格实施耕地保护制度

8.1.1科学划定基本农田,落实有效保护空间

8.1.2严格控制耕地总量,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

8.2盘活存量土地,节约集约土地利用

8.2.1加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

8.2.2促进城市建设用地挖潜利用

8.2.3建立键全建设用地项目准入机制

8.3加大土地利用规划与实施的公众参与和监督

8.3.1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

8.3.2加强规划宣传

结 论

附 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嘉峪关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为嘉峪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依据。
   首先,分析嘉峪关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定性描述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嘉峪关市土地利用布局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适应,具体表现为:1996-2005年十年间农用地总量变动不大,内部结构变动大:耕地面积有所减小,年际变化差异大:建设用地面积增长幅度大;建设用地利用方式正逐步由粗放转向集约:土地利用效益逐年提高。
   其次,通过数理统计与综合分析方法,对嘉峪关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发展、收入水平、城镇化、国家政策等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嘉峪关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嘉峪关市经济受国际环境影响,进而影响嘉峪关市土地利用结构:建设用地的拓展对嘉峪关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嘉峪关市经济发展并非依靠土地资源的单纯投入实现的:产业发展过程中降低了对土地的依赖性,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嘉峪关人口的发展对耕地、建设用地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再次,考虑社会经济不受重大外来因素干扰发展状态下的用地诉求,通过灰色预测法和多元线形回归法综合预测。在得出的数学模型基础上,预测2010、2015、2020年农用地、面积分别达到11839.57km2、11851.84 km2、11701.17 km2、建设用地13015.50 km2、15772.27km2、18751.45 km2。
   最后,考虑国家、甘肃省重大项目对嘉峪关市土地利用的影响,综合考虑甘肃省制定的土地政策和指标,分析嘉峪关市未来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规划嘉峪关市未来土地利用面积,为嘉峪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并提出协调嘉峪关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