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统 创新与发展——20世纪前期(1949年以前)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6h】

传统 创新与发展——20世纪前期(1949年以前)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是“回族”还是“汉族之回教徒”:近代历史语境下“正名”之争

三、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四、本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风云突变的世纪: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背景和动因

第一节 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宏观语境:内忧外患的中国与社会转型

第二节 “他山之石”的激励:中东南亚现代伊斯兰思想的启示与借鉴

第三节 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内部动力:精英群体的合力互动

第三章 回族社会的经济变迁:重建、发展与近代工商业的兴起

第一节 西北西南地区回族传统经济的重建与发展

第二节 东中部地区回族传统经济行业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第三节 近代大城市回族经济的发展:以上海为个案

第四章 回族社会的政治变迁:从边缘到中心的与时俱进

第一节 西北回族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兴衰

第二节 民主革命时期回族人的政治参与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回族的政治参与:爱国爱教与国休戚

第五章 回族社会的思想文化变迁:维新与实践

第一节 传统知识分子阿訇的宗教维新与实践

第二节 新型回族知识分子的改良思想与文化运动

第三节 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经典的翻译与传播

第六章 回族社会的组织结构与传媒变迁:整合与凝聚

第一节 回族社会传统寺坊组织与现代社团组织

第二节 个案研究:上海清真董事会和中国回教俱进会

第三节 回族的现代传媒:近代报刊的创办与发展

第七章 回族社会的教育变迁:从经堂教育到近代新式教育

第一节 传统经堂教育与近代回族新式教育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 近代回族新式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个案研究:成达师范学校的兴衰沉浮

结语:社会文化变迁:传统与现代性的连续体——20世纪前期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启示与思考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该论文研究的主题是20世纪前期(1949年以前)回族社会文化变迁。主要的观点是,解读这一时期的回族社会文化变迁不能“画地为牢”,对于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央集权政治的多元一体的中国社会而言,忽略了“国家”的因素而理解少数族群的历史文化无疑是隔靴搔痒,因为少数族群的历史脉络完全内嵌在“国家”制度与“话语”之中。因此,理解近代回族社会文化变迁,仅仅局限于回族社会内部的分析则无法窥见其历史本真,必须把它放在近代中国社会大变迁的宏观语境下来解读。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前期,整个中国社会处在“周期性大循环”与被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新陈代谢”的历史流程中,从师夷长技、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政改良到革命建国,救亡图强成为中国人跨世纪的主题和理想,也成为推动历史转型的巨大动力。同时,在强势的西方民族主义语境下,在从“天朝大国”到“万国边缘”的沦陷中,在王朝的废墟上开始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近代回族社会的转型正是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展开的,同时又与清代回族遭遇的血腥历史境遇这一微观背景息息相关。所以,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天崩地裂”的大变局为回族社会文化变迁准备了历史的舞台,提供了历史的动力。同时,近代中国被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与世界有了亲密的接触。特别是中国的回族与早先沦为西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东、南亚穆斯林社会有了更多更广的交流,而此时的中东、南亚穆斯林社会正澎湃着强劲的救亡图强的伊斯兰维新思潮和改革运动,这种“同是天下沦落人”的历史境遇和基于文化认同之上的理解,使这一来自伊斯兰“文化中心区”的宗教维新思想资源直接为中国回族穆斯林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了思想武库和启蒙。因此,近代回族社会的转型既是中国大社会转型的一部分,又是我们透视大社会变迁的一扇橱窗。论文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组织结构、教育五个方面论述了这一时期回族社会文化变迁。

著录项

  • 作者

    张嵘;

  •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 授予单位 兰州大学;
  • 学科 民族学·民族史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王希隆;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K281.3;
  • 关键词

    回族; 文化变迁; 社会管理; 20世纪前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