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闻框架视野下“80后”形象的媒体再现探究——以《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等报纸为例
【6h】

新闻框架视野下“80后”形象的媒体再现探究——以《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等报纸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现有相关研究的介绍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文献的梳理

第一节 关于“80后”的综述

1.1 “80后”称谓的出现及其演变

1.2 “80后”,一个复杂的群体

第二节 关于媒介形象与框架理论的综述

2.1 关于形象与媒介形象

2.2 关于框架理论与新闻框架

第二章 对媒体有关“80后”报道的分析

第一节 样本、分析单位的说明与类目建构

第二节 样本整体描述

第三节 分类讨论

3.1 版面位置

3.2 报道立场

3.3 报道主题

3.4 “80后”在报道中的文本修辞

第三章 媒体对“80后”报道的新闻框架

第一节 主题框架

1.1 2004年——2005年:“文学新军”作为报道主题框架

1.2 2006年——2007年:“特立独行,问题成堆的一代”作为报道主题框架

1.3 2008年——2009年:“鸟巢一代,社会栋梁”作为报道主题框架

第二节 形象框架——“80后”群体的肖像素描

2.1 自私、孤独、另类、自我为中心的形象

2.2 个性、缺乏道德、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形象

2.3 心理脆弱、抗压能力很差的形象

2.4 月光族的消费价值取向形象

2.5 高离婚率的感情生活形象

第三节 “80后”在报道中形象的典型人物框架

3.1 金晶——守护“祥云”的天使

3.2 谭龙——“80后”财富新贵

3.3 向南林——一位“80后”士兵的精彩“突击”

3.4 小结,从媒介视角观察“80后

第四章 结论与探讨

第一节 “80后”媒体形象的总结

第二节 媒体在“80后”形象呈现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媒体对“80后”呈现过程中的刻板印象

2.2 “80后”在报道中正面形象的缺失

2.3 “80后”在报道中话语权的缺失

第三节 对“80后”媒体形象建构的几点建议

3.1 分清主流与支流

3.2 媒体在报道中应该少一些炒作,多一些理性思维。尽可能使自己站在“80后”这一群体角度上分析问题。

3.3 典型人物的刻画应该做到有血有肉

第四节 余论与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展开▼

摘要

出现在本世纪初的“80后”这个新生词语现已逐步演化到指代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整个一代人,这个特殊的群体也引起了许多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从学术方面来看,对“80后”的报道进行系统研究探讨的相对比较少,目前可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类的学术期刊上,并且还没有形成这方面的专著,其中的许多研究也很少从框架理论出发去探讨媒体对“80后”的报道问题。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本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2004年至2009年的《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中与“80后”相关的报道为样本进行研究。文章主要以新闻框架理论为理论背景,对样本通过内容分析进行归类,主要探讨以上三个媒体对“80后”所进行的相关报道以及“80后”在媒体上所呈现出的形象。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得出媒体在呈现“80后”形象过程中表现的主题框架、框架论点、形象框架等。以及近年来我国媒体对“80后”形象的呈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媒体在呈现“80后”形象的过程中存在刻板印象;媒体所呈现的“80后”个体形象缺失;“80后”在报道中存在着主动角色和话语权缺失。最后,从媒体所面临的内外部等方面的因素来探讨其在呈现“80后”形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笔者个人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