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帮助犯与实行过限行为的案例分析
【6h】

对帮助犯与实行过限行为的案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 相关案例和争议焦点

(一)案例

(二)本案的分歧意见和争议焦点

二 实行过限行为与帮助犯的法理分析

(一)实行过限行为的概念比较及相关理论

1、实行过限行为的概念比较

2、关于实行过限行为的学说

(二)帮助犯的概念辨析及相关理论

(三)实行过限行为和帮助犯的判定标准

1、实行过限行为的判定标准

2、帮助犯的判定标准

(四)帮助犯对实行过限行为的刑事责任承担分析

三 案例评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共同犯罪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犯罪形式,也是理论界研究的主要课题。帮助犯作为共同犯罪的一种,在共同犯罪中通过对实行犯实施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帮助,促使实行犯的犯罪行为顺利或者易于完成。但是如果实行犯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超出了双方共同故意的范围,实施了其他犯罪行为,此种行为是否成立过限行为以及帮助犯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是司法实践中认定的难点。笔者根据二十多年来从事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案例,通过比较论述国内外关于过限行为和帮助犯的理论,对帮助犯对于实行过限行为的责任承担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首先对实行过限行为和帮助犯的各种观点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实质改变规则和自然—可能结果规则比较合理,在司法实践中也易于操作。接下来,对实行过限行为和帮助犯的判定标准进行了分析论述。认为,对实行过限行为的认定应当采取实质改变规则和自然—可能结果规则相结合的判定标准,从主观途径入手,兼顾客观方面,从而确保过限行为的正确认定。对帮助犯则应从成立条件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入手综合认定。最后对于帮助犯对实行过限行为的责任承担问题进行了综合评述。笔者认为,根据实质改变规则和自然—可能结果规则,帮助犯只有在无法预知实行犯实施过限行为的情况下,才不应当对实行犯的过限行为承担责任,否则,应作为共犯承担相应责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