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切开+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临床分析
【6h】

小切开+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设备和器材

1.2 研究对象

1.3 相关并发症诊断标准:

1.4纳入及排除标准:

1.5 内镜治疗方法

1.6 收集指标

1.7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纳入患者一般情况统计描述:

2.2不同分组、分层患者年龄及性别比较:

2.3各分组、分层间主要入院症状比较:

2.4 研究对象各分组、分层间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2.5研究对象不同分组、分层术后相关实验室指标比较

2.6研究对象不同分组、分层间术后相关近期并发症的比较

2.7 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

2.8术后随访

第三章 讨论

3.1患者一般资料

3.2术前术后实验室检查

3.3术后相关并发症

3.4随访结果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综述: 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研究进展

附录:各种ERCP图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小切开+EPBD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用手段,术中放置ERBD或ENBD可以保持术后胆道通畅,对于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小切开+EPBD术后不同引流方式与相关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以期对ERBD和ENBD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ERCP诊疗技术培训中心(包括普外二科、普外五科、特需外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23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术后引流方式分为ERBD组(109例)和ENBD组(123例),同时根据术中EPBD直径(8mm、10mm、≥12mm)对两组数据进行分层研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血常规、生化指标、术后相关近期并发症、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进行比较。
  结果:小切开+EPBD术后放置ERBD/ENBD可以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在选择≥12mmEPBD扩张Oddi括约肌时,ERBD组术后胆囊炎发生率高于ENBD组。
  结论:术后若采用ERBD作为引流,术中采用12mmEPBD相比于8mmEPBD,术后ALT下降更快,小切开+EPBD术后给予ERBD/ENBD可以降低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对于术中需要进行12mmEPBD扩张Oddi括约肌的患者,选择ENBD作为术后引流方式可以降低术后胆囊炎发生的风险,其中,既往胆囊结石病史是ERCP术后并发胆囊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对ERBD的接受程度高于ENBD。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