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外周血MDSC、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6h】

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外周血MDSC、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2 髓源性抑制细胞

1.3 T淋巴细胞亚群

1.4 环孢素与沙利度胺在MDS中的应用

第二章 研究对象、材料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病例特点

3.2 MDS组与对照组外周血MDSC细胞、T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

3.3 MDS患者MDSC细胞与临床指标、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4.1 概述

4.2 MDSC细胞与T淋巴细胞

4.3 MDSC细胞与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

4.4 实验不足与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低危(IPSS评分低危、中危-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经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前后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特征以及相关性分析,观察低危MDS患者的免疫状态,并进一步探讨MDSC细胞在MD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住院部确诊的初治、原发性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IPSS评分低危、中危-1)患者17例,健康对照组9例,患者均应用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DS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MDSC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及CD3+CD8—IL-10+细胞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MDS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干扰素-γ(interferon-gama,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治疗前后、健康对照组之间各细胞及因子的表达差异,并对MDSC细胞与临床指标、不同T淋巴细胞亚型及细胞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的MDSC细胞比例更高(2.35±1.76%vs0.87±0.19%,P<0.01);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MDSC细胞比例有所降低(1.46±0.77%vs2.35±1.7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比例更低(35.26±3.87%vs48.72±1.82%,P<0.01),CD8+T细胞比例更高(28.40±5.29%vs21.53±3.91%,P<0.05),CD4+T/CD8+T比值更低(1.28±0.28vs2.33±0.43,P<0.01);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CD4+T细胞比例有所升高(39.80±2.94%vs35.26±3.87%,P<0.01),CD8+T细胞比例有所降低(24.18±2.63%vs28.40±5.29%,P<0.05),CD4+T/CD8+T比值升高(1.66±0.18vs2.33±0.4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Th1细胞比例更高(13.95±1.42%vs10.43±0.59%,P<0.01),Th2细胞比例更低(0.78±0.11%vs0.90±0.05%,P<0.01),Th1/Th2比值更高(18.29±3.39vs11.59±1.04%,P<0.01),Th17细胞比例更高(1.89±0.48%vs0.96±0.18%,P<0.01),Treg细胞比例更高(6.80±0.93%vs5.80±0.99%,P<0.01);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Th1细胞比例有所下降(11.4±1.27%vs13.95±1.42%,P<0.01),Th2细胞比例有所升高(0.88±0.11%vs0.78±0.11%,P<0.01),Th1/Th2比值降低(13.16±1.80vs18.29±3.39,P<0.01),Th17细胞比例下降(1.41±0.33%vs1.89±0.48%,P<0.01),Treg细胞比例下降(5.35±0.68%vs6.80±0.9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CD3+CD8—IL-10+细胞比例更高(5.72±1.30%vs3.39±0.79%,P<0.01),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CD3+CD8—IL-10+细胞比例降低(4.72±0.89%vs5.72±1.3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治疗前血清中IFN-γ水平更高(11.16±1.20%vs6.19±0.97%,P<0.01),IL-4水平更低(19.39±2.64%vs22.63±2.59%,P<0.05),IL-17水平更高(27.05±1.46%vs18.89±1.01%,P<0.01),IL-10水平更高(43.33±4.67%vs4.21±1.30%,P<0.01),TNF-α水平更高(29.03±8.75%vs6.02±1.01%,P<0.01);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FN-γ水平降低(8.10±1.06%vs11.16±1.20%,P<0.01),IL-4水平升高(21.12±2.17%vs19.39±2.64%,P<0.05),IL-17水平降低(21.67±1.52%vs27.05±1.46%,P<0.01),IL-10水平降低(14.51±2.47%vs43.33±4.67%,P<0.01),TNF-α水平下降(18.45±1.76%vs29.03±8.7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对MDS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的MDSC细胞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其与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呈负相关(r=-0.497,P<0.05),与CD4+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827,P<0.01),与Th17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595,P<0.05),与Treg细胞比例呈高度正相关(r=0.724,P<0.01),与CD3+CD8—IL-10+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588,P<0.05),与血清中IL-17细胞因子水平也呈正相关(r=0.498,P<0.05),与血清中IL-10细胞因子水平也呈正相关(r=0.686,P<0.05),与血清中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58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低危MDS患者外周血MDSC细胞比例较健康人群明显升高,且与患者外周血Hb水平呈负相关;2.低危M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异常,CD4+T及CD8+T细胞免疫失衡,CD4+T细胞亚群中Th1、Th17及Treg细胞均较健康人群升高,Th1细胞/Th2细胞平衡紊乱,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IL-17、IL-10和TNF-α水平异常,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免疫紊乱;3.低危MDS患者外周血MDSC细胞比例与CD4+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与Th17及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与细胞因子IL-17、IL-10、TNF-α水平呈正相关, 提示MDSC细胞与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功能紊乱有关,可能通过其免疫负调节机制在MDS患者免疫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干预MDSC有可能成为MDS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