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布局分析
【6h】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布局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1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终稿-马月

201806111939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整体性和跨国流动迁移性特征,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选取欧亚非大陆架内的50个国家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序列与空间位置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的三位一体全方位分析:通过与全球生态足迹账户模型相关生态指标的相对比较,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整体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状况与生态供需情况进行了全球性定位分析;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域内50国20多年结构组分的多个指标参数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内部分析;利用生态足迹账户不同资源利用类型的人均生态盈亏与生态盈亏总量进行了平衡性布局分析;最后对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足迹模型的相关生态指标进行了合理性预测分析,以期对当下及未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域内国家的绿色生态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价值性的参考。 研究结果表明:(1)过去22年,丝绸之路经济带50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与人均生态赤字均明显高于全球尺度,且两者的生态亏损呈现出同步递增态势,但其对自身自然资源与生态产品的生态供给能力要明显优于全球,且自2008年以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全球的生态赤字差距开始逐步缩小;(2)按照亚太地区(蒙古国除外)—中东和中亚地区—欧洲其他国家—欧盟由南到北的地理方位变化,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与人均生态盈亏度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梯状逐渐增加的分布特点;(3)按照亚太地区—中东和中亚地区—欧洲其他国家—欧盟由南向北地理分布区的变化,人类发展指数、生态效率与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呈现逐渐提高的变化趋势;(4)从生态足迹账户六大自然资源类型出发,选取人均生态足迹盈亏量与生态足迹盈亏总量作为两大生态计算指标,通过获悉与挖掘国土之上所承载的不同资源利用类型的盈亏大小与互补潜能,构建了域内不同资源互补的潜在流向路径图;(5)预测结果显示,在保持现有发展模式不变的情况之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未来生态赤字仍将处于持续扩大的状态,但增长幅度呈现减缓趋势且趋于与全球平均持平的发展水平。 具体布局建议:(1)相比较增加域外生态资源的进口量以减少人均生态足迹而言,对于域内大多数国家,当地获得生物承载力(或者从其他地方获取生物承载力的财政手段)以及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域内资源利用效率以加强生态承载力是比全球平均水平更重要的资源获取决定因素和消除生态赤字更加有效的措施;(2)中短期内,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域内以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亚欧大陆桥为承载,以中蒙俄北部地区经济合作走廊、中国—中亚—西亚中部地区经济合作走廊与中国—中南半岛南部地区经济合作走廊带动不同地域资源的合理运转,基本可以实现域内不同自然资源最大化远距离的流动配置与合理利用,减少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赤字增加幅度,以求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资源生产与消费状态;(3)中长期看,丝绸之路经济带缓速持续扩大的生态赤字,说明生态系统并不能安全地支撑域内的可持续状态,由此根据域内生态盈余或亏损状况以及各国自然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可持续潜力及互补潜能,提出“上—中—下”层级建设方案与布局建议;(4)作为有益的补充,针对域内特殊的资源短板,亦可针对性地吸收相应互补性的国家资源,并努力将其作为下一步成员发展国,如泰国、老挝、越南与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周边国家;刚果民主共和国、安哥拉与中非等非洲国家;美国与加拿大等北美洲国家,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尽早实现经济、环境良性协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研究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的未来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人类社会与生态经济环境协作发展、共同繁荣提供有益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