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泰汉字教学调查与研究——以泰国吉拉达孔子课堂为例
【6h】

对泰汉字教学调查与研究——以泰国吉拉达孔子课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研究综述

0.2.1 对外汉字教学顺序研究现状

0.2.2 对外汉字教学辅助手段研究现状

0.2.3 对外汉语合作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0.3.1 文献研究法

0.3.2 调查分析法

0.3.3 比较分析法

第一章 泰国吉拉达孔子课堂汉字教学概况

1.1吉拉达孔子课堂汉语课程设置

1.1.1 汉语课程设置

1.1.2 汉字课程设置

1.2 吉拉达孔子课堂汉字教学情况

1.2.1 教师教学方法方面

1.2.2 学习者学习方面

1.3 汉语教材中汉字教学分析

1.3.1 教材中汉字内容统计分析

1.3.2 教材中独体字和合体字分布情况

第二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设计与实施

2.2 调查结果统计

2.2.1 关于汉字认知的调查

2.2.2 关于汉字教学顺序的调查

2.2.3 关于汉字教学模式的调查

2.2.4关于汉字教学辅助手段的调查

2.3 调查结果分析

2.3.1 汉字认知调查结果分析

2.3.2 汉字教学顺序分析

2.3.3 汉字教学模式分析

2.3.4 汉字教学辅助手段分析

第三章 对泰汉字教学顺序研究

3.1 汉字结构与汉字教学顺序

3.1.1 独体汉字的构形规律

3.1.2 合体汉字的构形规律

3.1.3 先教独体字,再教合体字

3.2 汉字技能培养与汉字教学顺序

3.2.1 汉字认读能力培养

3.2.2 汉字书写能力培养

3.2.3 先认读汉字,再书写汉字

3.3 汉字音形义关系与汉字教学顺序

3.3.1 汉字形义特点

3.3.2 先建立形义联系,再联系字音

3.4 小结

第四章 对泰汉字教学模式研究

4.1 传统教学模式

4.2合作教学模式简介

4.3 合作教学具体方式选择

4.4 合作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4.4.1 合作教学前期

4.4.2 合作教学中期

4.4.3 合作教学后期

第五章 对泰汉字教学辅助手段

5.1 书法教学设计原则

5.2 书法教学与汉字教学

5.3 剪纸教学设计原则

5.4 剪纸教学与汉字教学

第六章 教学设计、反馈与反思

6.1 汉字教学方案总体设计

6.1.1 教学内容

6.1.2 教学目标

6.2 汉字教学方案的实施

6.2.1 汉字教学设计

6.2.2 课堂教学过程

6.3 教学效果反馈与反思

6.3.1 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6.3.2 教师对汉字合作教学方法的反馈

6.3.3 学习者学习效果反馈

6.3.4 汉字课前和课后练习效果对比反馈

6.4 教学反思

6.4.1 强化汉字学习意识,正确处理汉字与拼音的关系

6.4.2 正确处理汉字教学与词汇教学的关系

6.4.3 营造良好的汉字环境,增强汉字的输入和输出

6.4.4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6.4.5 追求最佳的合作教学效果

6.5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中泰汉语教师访谈表

附录二:学生问卷调查表

附录三:汉字测试题

附录四:汉字教学教具与游戏

附录五:部分学生汉字课后作业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