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权证市场价格的协整分析
【6h】

我国权证市场价格的协整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权证在国外的发展

第三节权证在我国的发展

第四节权证研究综述

第二章 权证基本问题概述

第一节权证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权证的定价

第三节权证的风险和功能

第三章权证研究理论概要

第一节本文研究方法

第二节协整理论

第三节期权平价定理

第四章权证实证研究

第一节权证价格和标的股票价格协整分析

第二节权证市场价格和理论价格协整分析

第三节权证平价定理的协整检验

第五章结论

第一节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第二节研究的局限性和研究的前景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权证作为衍生产品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了上百年,其在证券市场上的位置也历尽变迁,从重要位置到次要角色。但是它为股票市场的发展,为其它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证券市场自八十年代发展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发展,证券的功效逐步显现,从早期的为经济改革服务到为经济发展服务。由于制度设计的原因,股市的发展偏离了对它的定位,表现在和经济发展的步伐不一致。在证券市场改革初期,为完善证券市场的功能,期货、期权(包括权证)等系列金融产品在我国推出过。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市场对产品认识的不足以及操作的失误,衍生产品九十年代昙花一现,引出了许多的问题,但是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局面下,为保证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和创新的金融产品。 为解决股权分置的问题,权证作为为国企改革服务的角色再次被推出。2005年8月22日,第一只权证产品宝钢权证正式面市,继后其它权证相续推出,市场对权证产品的认识从陌生到熟悉,从疯狂到谨慎,权证在市场上的表现也波澜起伏,尽情释放着市场所有的信息。同时我国股票市场的改革和扩张获得了快速发展,市场一片繁荣,大盘不断创新高,沪指从2006年年初的约1000点到2006年底的近3000点;新股发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相应股市市值从4万亿元上升到10万亿,进入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数量飞速上升。随着股市的扩容和结构性牛市的到来,权证市场也水涨船高,品种增加,交易量和交易额不断放大。从2005年8月到2006年底,一年半来,累计发行了34只权证。在整个股市蓬勃发展的时期,权证由于其独特的市场功效和投资特点,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青睐。本文对权证的发展、理论以及基本影响要素做了全面的概括和分析。 协整理论做为动态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八十年代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应用,为非平稳数据的建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途径。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特殊历史阶段,为观察权证市场和股票市场价格的互动关系。本文利用协整方法对权证价格和标的股票价格、权证价格和理论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以观察二者的变动影响,并对有协整关系的变量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以考量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大小,同时对其做了格兰杰检验,确认变量间是否具有Granger成因。检验结果发现认购权证市场价格与标的股票价格和理论价格具有协整关系,说明两者具有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所做的误差修正模型反映了两变量波动的影响程度,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对认购权证的市场价格作出预测;认沽权证市场价格与标的股票价格和理论价格不具有协整关系,它们之间不具有长期稳定关系,说明认沽权证市场价格与标的股票价格和理论价格按各自规律运行。所做的Granger检验表明认购权证标的股票价格是认购权证价格的单向Granger成因,标的股票价格引导认购权证价格,市场信息从标的股票价格流向认购权证;认购权证市场价格和理论价格Granger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单向、双向和无因果关系都存在,说明认购权证市场价格和理论价格联系比较紧密,由于个体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引导关系。进一步利用多元协整对认购—认沽权证的平价定理进行了检验,发现认购—认沽权证平价定理在权证市场上严重不成立,这也说明了市场上存在套利机会。协整检验充分说明了市场上权证价格变动的复杂性,权证价格和权证价格影响要素间具有各自的运行轨迹,权证市场投机氛围很浓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