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6h】

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目的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

第一节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演变和形成

一、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回顾

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

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内部评级法(IRB)

一、内部评级法(IRB)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重大突破

二、内部评级法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模式

三、内部评级法的关键指标

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

第一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

一、资本充足率偏低

二、风险管理的理念不够成熟

三、风险管理的机制建设滞后

四、风险管理的技术相对落后

第二节我国商业银行推行内部评级方法的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推行内部评级方法的必要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推进内部评级法的可行性

第四章 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 内部评级法应用的两个层次

第二节 内部评级法在风险管理中的近期应用

一、制定贷款审批权限结构

二、贷后管理

三、贷款组合报告和分析

第三节 内部评级法在风险管理中的远期应用

一、设定信用风险限额

二、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

三、贷款风险定价

四、资本分配及绩效评估

第五章结语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建议

第三节本论文的收获

第四节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注释

致谢辞

展开▼

摘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提出的全面管理银行风险的计量标准、技术方法和制度要求以及它倡导的商业银行用于加强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内部评级法(IRB)在我国的可行性,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一条参考路线。 本文介绍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以及新协议的内部评级法,探讨了将内部评级方法应用到以下七个方面的具体途径:制定贷款审批权限结构、贷后管理、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设定风险限额、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定价、资本分配与绩效评估。文章借鉴了新资本协议所包含的银行风险管理理念,以新资本协议提出的风险管理标准和方法为参照,以我国的商业银行为样本,以应用内部评级法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为主线,分析当前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研究了如何将内部评级方法应用到贷款审批权限结构等七个方面的管理流程当中,发挥计量技术对业务的支持,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并提出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二部分回顾了巴塞尔新协议的演变过程、新协议的主要内容以及内部评级法的基本特点与要求,确立研究的参照体系。第三部分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并分析了我国推行内部评级方法的意义,认为内部评级法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第四部分研究了新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如何嵌入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流程的问题,探讨了内部评级法在制定贷款审批权限结构、贷后管理、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设定信用风险限额、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贷款风险定价、资本分配与绩效评估方面的应用。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建议。综合文章主要观点,建议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进内部评级法的进程中,应该积极的探索内部评级法的应用问题,并不断创新,从而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