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台湾客家族群性格重塑的研究
【6h】

清代台湾客家族群性格重塑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言

一、选题的缘起

二、台湾客家研究学术回顾与反思

三、相关概念与解释

四、文献利用、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迁徙与流布—台湾客家人的时空转换

一、客家大本营及其人文性格

二、台湾客家人的“源”与迁徙之“因”

三、客家人何时移民台湾及五个移民高潮

四、客家移民台湾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

第三章勤于拓—台湾客家人勤劳坚韧性格的重塑

一、清代客家移民在台湾各地的垦殖

二、客家聚落恶劣的自然环境与维生方式

三、艰难的环境重塑客家人勤劳、节俭与坚韧的品格

四、台湾客家人崇尚勤俭之遗风

第四章勇于“斗”—台湾客家人勇敢、刚毅性格的重塑

一、“勇”于与“闽”斗(即“闽客械斗”)

二、勇于与“番”斗(即“番害”)

三、勇于与“寇”斗(即“抗日护台”)

第五章效以“忠”—台湾客家人“忠义”性格的重塑

一、清代台湾客家“义民”强化客家“忠”、“义”性格

二、崇尚忠义的六堆精神

三、义民信仰中的“忠义”性格

四、从冲突到和解—台湾族群的融合

五、台湾客家人“忠”、“义”性格血的洗礼

第六章对台湾客家性格“重塑”影响的其他因素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遗传

二、自然环境和民宅的原乡模拟

三、客家风俗的移植

四、祖先崇拜与宗教信仰的影响

五、“黑水沟”与海洋文明的影响

六、移垦社会的大环境和罗汉脚对客家负面性格的影响

七、清代台湾社会转型的影响

第七章结语与感悟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台湾客家人是最早开发台湾、建设台湾的汉人移民之一,但他们的历史往往被忽略或被简约于汉人移民史中而不显。随着近年台湾客家族群意识的勃发,加强对台湾客家历史的研究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课题。本论文试图借鉴民族心理学的方法,用较新的族群理论为解释架构对清朝移垦时期台湾客家人的族群性格的重塑作一透彻分析。本论文选择清代这个时段,聚焦台湾客家(作为研究场域),定格客家性格这一范畴,就清代台湾客家族群性格的重塑做全面的、深层次的、动态的宏观探讨,在继承与变异之中廓清清代台湾客家的心理变迁。本论文以大陆客家原乡为文化背景,以台湾客家移民史为依托,结合清代台湾的时空背景与台湾族群关系等情况深入分析清代台湾客家族群性格重塑的缘由。探析过程中尽可能回归到历史的复杂性上来,以免简单化。同时重点突出清代台湾客家性格重塑的三个特点即勤于“拓”(选择偏僻山地丘陵,开辟家园,繁衍生息),勇于“斗”(闽客械斗、客番械斗),效以“忠”(忠于清廷,稳定社会,封建的爱国意识);通过“拓”,客家人如何重塑了勤劳、坚韧的性格,通过“斗”如何重塑了“勇敢”、“团结”的性格,通过“忠”于朝廷和充当“义民”如何重塑了客家人“忠义”的性格。特别是清朝末年的“抗日护台”斗争使客家人的“勇敢”和“忠义”性格得到了质的升华。另外还论述了其他因素对清代客家人性格重塑的影响。论文的一个现实意义在于透过台湾客家与大陆客家的渊源关系,说明台湾客家与大陆客家完全是~家,其族群性格只是“大同”“小异”,并无本质差别。清代台湾客家族群一样承继了原乡客家人所具有的爱国爱乡的优良品质。因此当下台湾客家运动也应自觉维护祖国统一事业,特别是在目前“台独”势力十分猖獗的情况下,台湾客家人更要继承和发扬先人的爱国传统,认同客家、认同民族、认同国家,反对台独,为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