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十味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十味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1研究对象

2治疗方法

3观察指标

4疗效判断标准

5安全性评价

6中止试验标准

7统计学方法

结果与讨论

1结果

2讨论

2.1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CHF的中西医证治研究进展

2.3十味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理论认识

2.4十味强心汤对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5十味强心汤的临床疗效评价及临床应用发展前景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综述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进展

附录二致 谢

附录三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课题研究方向是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病死率、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观察十味强心汤为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 方法:将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平均年龄73.9岁,心功能Ⅱ级7例,心功能Ⅲ级29例;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74.3岁,心功能Ⅱ级6例,心功能Ⅲ级2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别。所选病人中医辨证均属于心肾阳虚型。对照组运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心室重塑、减轻心脏负荷等治疗;试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十味强心汤:附片(先煎)15克,党参30克,桂枝9克,茯苓30克,益母草30克,葶苈子15克,丹参30克,车前草30克,大枣9克,炙甘草9克。气虚明显者加黄芪15克、白术10克。阴虚明显者加玉竹9克、麦冬9克;瘀血明显者加桃仁9克、红花9克;水肿明显者加泽泻15克;痰盛者加瓜蒌20克、法夏12克。一日一剂,分两次温服。30日为一疗程。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心超疗效、体重以及症候积分的变化。 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试验组36例中显效24例(66.67%),有效10例(27.78%),无效2例(5.56%),总有效率94.45%;对照组30例中显效12例(40%),有效12例(40%),无效6例(20.00%),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总有效率也有明显差异(P<0.05)。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检测指标,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两组治疗前后心力衰竭积分疗效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心衰积分均明显下降,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且组间亦有差异。提示:在改善心衰积分、提高心衰疗效方面,中西医结合试验组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对照组。 4.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心悸、水肿、喘息等各症状的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但试验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本课题临床研究表明,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原则,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紧密结合现代医学,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运用具有温阳益气、振奋心阳功效的十味强心汤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十味强心汤可以减轻病人的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使病人的心脏超声等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中西医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是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最佳选择。其充分发挥了西医治疗作用快的优势,而十味强心汤的组方又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的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安全有效、灵活多变原则,明显增强疗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此研究课题在临床上对病机复杂的危重病人采取多功能多靶点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临床观察显示,应用十味强心汤治疗本病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总之,本方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弥补了单纯西医常规综合治疗的不足,并且从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可以看出,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故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本病的最佳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