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隔药饼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增效作用及对血清IgG、IgM含量的影响
【6h】

隔药饼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增效作用及对血清IgG、IgM含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设计与分组

2.2 病例来源

2.3 药饼制备

2.4 治疗方案

2.5 临床观察指标

2.6 意外情况处理

2.7 统计学分析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评分分级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改善指数评分比较

3.5 两组Prolo功能和经济评定量表评分比较

3.6 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M治疗前后含量的变化

3.7 不良事件分析

4.讨论

4.1 传统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4.3 隔药饼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增效作用的分析

4.4 隔药饼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IgG、IgM变化可能的影响

4.5 隔药饼灸与隔面饼灸的比较

4.6 量表的选择

5.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语表

综述

附录三 病例收集资料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配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含量进行比较,探讨隔药饼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免疫学的影响,就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研究并开发疗效好、安全合理的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ZY/T001.9-94)》筛选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本研究收集的病例全部来自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和病房。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根据纳入病例标准,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针刺治疗配合隔药饼灸)60例,对照组(针刺治疗配合隔面饼灸)60例。以上2组治疗10天后进行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患者血清IgG、IgM的水平,并以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Prolo功能和经济结果评定量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将收集的资料按照相应的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治疗组治愈36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07%;两组治疗后疗效的比较采用两组等级资料的非参数检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olo功能与经济指数评分,两组功能评分治疗前后(P<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组间功能评分(P<0.01)也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经济评分方面治疗前后、治疗后组间均(P>0.05)无差异性。
   4.两组患者治疗后IgG含量变化,两组治疗前后含量(P<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组间含量(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5.两组患者治疗后IgM含量变化,两组治疗前后含量(P<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组间含量(P<0.05)有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隔药饼灸加针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隔药饼灸加针刺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于隔面饼灸;隔药饼灸证实了其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