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家兔正畸牙痛的作用及对外周血PGE2、IL-6和SP影响的研究
【6h】

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家兔正畸牙痛的作用及对外周血PGE2、IL-6和SP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家兔正畸牙痛的治疗干预,观察其对家兔正畸牙痛的治疗作用及对外周血致痛物质PGE2、IL-6和SP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并探索经皮穴位电刺激在防治正畸牙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外周机制。
  方法:本实验选用24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正畸组、经皮组共3组,每组8只。正畸组、经皮组建立正畸牙齿模型,经皮组用经皮电刺激双侧“合谷”穴和两上颌第一磨牙体表对应阿是穴每天2次每次20min,连续治疗7天;观察其对大白兔一般状况、痛阈的影响,采用ELISA酶联免法检测外周血清中的PGE2、IL-6、SP含量变化。数据统计使用SPSS软件,对各组数据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
  结果:(1)一般情况:家兔造模前体毛洁净有光泽,活泼,饮食、二便正常。造模后整理毛发次数减少、体毛欠光泽;饮食、饮水较造模前减少;出现舔齿反应;与群体有对等的互动减少。抓取时,会出现躲避行为。治疗后,经皮组的一般状况较正畸组有所好转。
  (2)痛阈差值变化:正畸组的家兔痛阈较基础痛阈值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皮组痛阈较基础痛阈基本维持稳定,与正畸组比较,经皮电刺激治疗抑制了家兔正畸牙痛痛阈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外周血血清中PGE2释放量变化:PGE2吸光度值与含量成正比关系。正畸组和经皮组家兔外周血血清中释放的PGE2吸光度量比空白组增加,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经皮组家兔外周血血清中释放的PGE2吸光度量较正畸组更进一步增加,与正畸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5)。根据PGE2吸光度值与含量成正比的关系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家兔正畸牙痛的治疗干预不仅不能降低外周血PGE2释放,相反却更有效地促进了PGE2的合成释放。
  (4)外周血血清中IL-6和SP释放量变化:IL-6和SP吸光度值与含量均成反比关系。正畸组和经皮组家兔外周血血清中释放的IL-6和SP吸光度量比空白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经皮组家兔外周血血清中释放的IL-6和SP吸光度量较正畸组都增加,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根据IL-6和SP吸光度值与含量成反比的关系,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家兔正畸牙痛的治疗干预都不能有效降低外周血IL-6和SP的释放,都仅有降低外周血IL-6和SP释放的趋势。
  结论:(1)通过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正畸牙痛中家兔一般情况,改善痛行为学,提高痛阈,在防治口腔正畸牙痛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运用价值。
  (2)经皮穴位电刺激仅能使外周血清中IL-6、SP的含量呈减少趋势,同时促进PGE2的含量释放,说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治疗正畸牙痛过程中作用不主要是从外周镇痛途径机制发挥作用。
  (3) PGE2、IL-6、SP在正畸过程中生物学功能复杂,一方面PGE2、IL-6和SP合成释放增加可以加速牙移动,有利于正畸治疗的主要目的,但另一方面PGE2、IL-6和SP合成释放增加可以加重正畸疼痛的感受,是正畸治疗的不利因素(副作用)。因此,经皮穴位电刺激仅能使外周血清中IL-6、SP的含量呈减少趋势,同时明显促进PGE2的含量释放,说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治疗正畸牙痛过程中可能对正畸牙齿疼痛和牙齿移动存在复杂关系,而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著录项

  • 作者

    杨庆;

  • 作者单位

    贵阳中医学院;

  • 授予单位 贵阳中医学院;
  • 学科 针灸推拿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波;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245.97;R276.8:R781.3;
  •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正畸牙痛; 疗效评价; 外周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