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中国民办企业的技术引进:以荣氏、刘氏、吴氏企业集团为中心(1866-1949)
【6h】

近代中国民办企业的技术引进:以荣氏、刘氏、吴氏企业集团为中心(1866-1949)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的厘定

四理论与方法

五论文基本框架

六资料评介

第二章近代中国民办工业技术引进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民办工业技术引进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民办工业产生时期的技术引进(1866-1894年)

第三节 民办工业初步发展时期的技术引进(1895-1913年)

第四节 民办工业蓬勃发展时期的技术引进(1914-1922年)

第五节 民办工业曲折发展时期的技术引进(1923-1937年)

第六节民办工业衰落时期的技术引进(1937-1949年)

第三章荣氏、刘氏、吴氏三大企业集团技术引进概况

第一节荣氏企业集团的技术引进概况

第二节刘氏企业集团的技术引进概况

第三节吴氏企业集团的技术引进概况

第四章民办企业的技术选择与引进方式

第一节 民办企业的技术选择

第二节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方式

第五章 民办企业的技术内化及技术创新活动

第一节 民办企业的技术内化

第二节民办企业的技术创新

第三节技术人才的积累

第六章近代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绩效分析

第一节荣氏企业集团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评估

第二节刘氏企业集团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评估

第三节吴氏企业集团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评估

第七章结语

一、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历程

二、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特征

三、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制约因素

附 录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技术引进是后发国家改变技术落后状况的主要途径。本文以近代中国民办企业的技术引进为研究对象,借助历史学、技术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在整体研究与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近代民办企业技术选择、引进方式的动态过程及其特征,进而剖析技术引进后其内化与创新的复杂图景,科学评价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分析近代中国民办企业技术引进与发展的内在规律。本文分六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在近代西方科技大发展、中国社会舆论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背景下,阐述民办企业产生时期、初步发展时期、蓬勃发展时期、曲折发展时期、衰落时期的技术引进情况及其特征。 第二,从个案出发,探讨近代荣氏、刘氏、吴氏三大民办企业集团的技术引进概况,主要包括企业机械设备和技术人才的引进概况及其特点分析,以此透视近代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主要内容。 第三,分析近代民办企业的技术选择与引进方式。通过在华洋行进行技术选择是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中国技术市场的扩大、近代通讯方式的发展和企业技术选择的逐渐理性化,技术选择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趋势发展,民办企业的技术引进方式从早期的间接引进方式逐渐转为后期的直接引进方式。 第四,剖析民办企业的技术内化及技术创新活动。运用技术社会化理论分析近代民办企业引进技术的内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了企业的技术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活动。同时,还剖析了民办企业技术梯队的积累过程。 第五,分析近代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绩效。主要是以荣氏、刘氏、吴氏三个企业集团为个案,分析其引进的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贡献。 第六,总结近代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历程及特征,并分析民办企业技术引进的制约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