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独立以来马来西亚福建籍地缘社团发展研究(1957-2011年)
【6h】

独立以来马来西亚福建籍地缘社团发展研究(1957-2011年)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资料使用

四、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福建籍地缘社团的发展历程及其组织结构的完善

第一节 福建人南移马来西亚的历史

一、殖民时期前福建人向马来亚移民

二、葡荷占领时期福建人向马来亚的移民

三、英占时期福建人向马来亚的移民

四、马来西亚独立后的福建新移民

第二节 福建籍地缘社团的历史发展

一、初步发展时期(1890年以前)

二、快速发展时期(1890-1957年)

三、全面发展时期(1957年至今)

第三节 社团组织结构的完善

一、社团宗旨

二、社团的组织架构及其特点

三、社团秘书

第二章 福建籍地缘社团政治功能的扩展

第一节 马来西亚独立前福建籍地缘社团的政治角色

一、战前时期:殖民政府的华人政策与社团的自治功能

二、战后至独立时期: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与社团参与国家建构

第二节 马来西亚独立以后福建籍地缘社团政治功能的扩展

一、社团政治功能扩展的背景

二、社团的政治参与

三、社团政治影响力扩大的制约因素

第三章 福建籍地缘社团经济功能的增强

第一节 马来西亚独立前福建籍地缘社团的经济角色

一、保护行业垄断

二、构建同乡商业网络

三、维护“帮权经济”

第二节 马来西亚独立以后社团经济功能的增强及其原因

一、社团经济功能的增强

二、社团经济功能增强的原因

第三节 福建籍地缘社团的企业化运动——以福联控股有限公司和福联合作社为例

一、华社“企业化运动”的背景

二、福联控股有限公司和福联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三、企业化运动失败原因及其社会意义

第四章 福建籍地缘社团文教功能的承继与发扬

第一节 社团推动华人文化的发展

一、马来西亚独立前社团的文化功能

二、马来西亚独立后社团对祖籍地文化及华人文化的坚持和传承

三、未来社团文化功能展望

第二节 社团对华文教育的扶持

一、马来西亚独立前社团对华文教育的支持

二、马来西亚独立后社团对华文教育发展的贡献

第三节 社团的奖助贷学金制度

一、奖助贷学金制度的形成

二、奖助贷学金的种类及资金来源

三、奖助贷学金的管理、评审及颁发

四、奖助贷学金制度的社会意义

第五章 社团与祖籍地联系的复兴

第一节 1949年前社团与祖籍地的联系

一、社团大力支持中国革命

二、社团热衷家乡政治事务

三、社团积极参与家乡经济建设

四、社团对家乡公益事业的贡献

第二节 1990年后社团与祖籍地联系的复兴

一、文化认同:社团与祖籍地文化层面的交流

二、合作共赢:社团推动华人对祖籍地的经济投资

三、关怀桑梓:社团对祖籍地的捐赠

四、1949年前与1990年后社团与祖籍地互动模式比较

结论

一、马来西亚福建籍地缘社团的历史演进规律

二、马来西亚独立以后福建籍地缘社团的功能演变

三、福建籍地缘社团功能演变的影响因素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依据笔者所收集的社团刊物、报刊资料,结合田野调查资料,从功能演变的角度,对独立以来马来西亚福建籍地缘社团的发展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论文选题的缘起与意义、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资料使用、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界定等内容。第一章回顾了福建人南移马来西亚的历史和福建籍地缘社团发展进程,并对社团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剖析。
  第二章在简要分析马来西亚独立前社团政治角色的基础上,探讨独立以后社团的政治参与情况。独立以来,在马来西亚“形式上的民主”体制下,政党政治结构的失陷和华基执政党的功能失灵迫使福建籍地缘社团不得不介入政治场域,承担起维护社团成员及华人权益的重任。他们通过提交大会提案、联署备忘录及利用各种场合进行政治表达等方式阐明和宣传本社团的政治主张和利益诉求,然而,囿于社团自身的保守性以及执政联盟中华基政党的收编,加上各社团之间缺乏有效整合,难以形成政治合力,福建籍地缘社团的政治影响力仍相当有限。
  第三章重点考察社团的经济功能。马来西亚独立以后,社团经济功能有明显增强的趋势。具体表现在社团组建专门的工商小组及改组为“非营利有限公司”以拓展对外经济事务;社团对自身产业进行商业性开发,实现“以商养会”;在新经济政策初期,社团积极响应华社号召,投身力图改善和提高华人经济地位的企业化运动,建立一定数量的社团控股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团利用乡情纽带积极推动和组织世界性闽籍社团,对扩展和深化社团成员的国际商贸网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社团经济功能的增强除了很大程度依赖原有社团产业基础外,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及社团领导人的推动亦是重要推力。
  第四章集中论述了社团的文教功能。在文化认同上,祖籍地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并存是当代马来西亚福建籍地缘社团文化认同形态的重要特征。这也就决定了独立以来马来西亚福建籍地缘社团的文化功能一方面是对传承于祖籍地福建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是对更大范围内的华族文化的发扬。扶持华人教育是福建籍地缘社团一以贯之的传统精神。马来西亚独立以后,社团与华社上下一道坚持华文母语教育的立场,捍卫华教权益,支持创办华文独立中学和华文大学,使马来西亚成为除中国以外唯一拥有小学、中学、大专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作为反映马华社会变迁和演进的奖助贷学金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增强年青一代对社团认同感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第五章探析社团与祖籍地之间的联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马来亚福建籍地缘社团与祖国及家乡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1949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社团与祖籍地联系中断。直至上世纪90年代,随着马来西亚闽籍华侨华人与祖籍地重新开始全方位、多层面的接触与合作,福建籍地缘社团在其中起到了牵线搭桥的推动作用。社团通过文化交流、推动经济投资、捐赠公益事业等方式重建与祖籍地之间的联系网络。鉴于时空背景的差异,新中国成立之前和1990年代之后马来西亚福建籍地缘社团与祖籍地的互动模式既有延续性又显差异性。
  最后为结论部分,就马来西亚福建籍地缘社团的历史发展规律及功能演变进行总结,分析影响社团功能演变的各种因素。

著录项

  • 作者

    林联华;

  •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

  • 授予单位 厦门大学;
  • 学科 专门史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廖大珂;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D634.333.8;
  • 关键词

    国外华侨; 地缘社团; 功能演变; 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