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良Ilizarov髋重建术在青少年髋部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
【6h】

改良Ilizarov髋重建术在青少年髋部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语表

附录二 综述 Ilizarov髋重建术治疗青少年髋部病变的进展

附录三 临床科研知情同意书

附录四 Harris髋关节评分

附录五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

附录六 图片

附录七 典型病例

致谢

附录九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改良Ilizarov髋重建技术矫治青少年髋部病变,观察其临床疗效,探讨改良Ilizarov髋重建技术矫治青少年髋部病变的手术操作方式、钢针固定方法、围手术期及术后管理过程中需注意的相关事宜。
  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根据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采用改良Ilizarov髋重建技术矫治青少年髋部病变患者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0-34岁,平均20岁,右髋7例,左髋8例,双髋5例,病因:发育性髋关节脱位1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髋关节结核痊愈后遗症期1例,髋关节骨性强直1例。本组病例均应用Ilizarov外固定器,在髋关节极度内收的基础上,施行股骨近端外展截骨术,同时行股骨中段截骨以重建下肢的力线和长度,从而达到阻止骨盆下垂。术后7天左右开始调整外固定架,观察及测量双下肢长度等长及力线平行后停止调架。术后嘱咐病人患侧肢体下地负重进行功能锻炼。
  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其平均时间为13(3-23)个月,术前Harris髋评分37.06±6.26,术后Harris髋评分89.68±5.56,术前术后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术前SF-36调查最终得分12.29生10.24,术后SF-36调查最终得分88.86±17.64,术前术后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优10例,较好9例,良1例,差0例。3例患者针道感染,经处理后炎症得以控制,6例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嘱其加强功能锻炼后得以克服,1例患者拆架后不慎外伤致股骨近端截骨处骨折,给予髋“人”字石膏固定,该患者畸形基本得以矫正,但总体治疗效果相对较差,本组其他患者畸形矫正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术后患侧髋关节疼痛症状及跛行态改善明显,无残留畸形,患者及家属满意,随访患侧病变无复发。术后无一例神经血管损伤、发生皮肤坏死等并发症。
  结论:改良Ilizarov髋重建技术矫治青少年髋部病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及早期下地功能锻炼等优势,近期总体疗效良好,具有可观的临床应用前景和社会效应,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