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基于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的视角
【6h】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基于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1.2 内部控制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论文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内部控制目标关系综述

2.2 内部控制设计完善性及其影响因素综述

2.3 内部控制实施有效性文献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内部控制理论基础

3.1 不同视角下的内部控制

3.2 构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3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

3.4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3.5 企业风险与内部控制

3.6 组织变迁与内部控制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部控制设计完善性评价体系

4.1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的启示

4.2 内部控制设计完善性指标的构建

4.3 我国内部控制设计现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内部控制设计完善性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目的

5.2 理论分析

5.3 研究假设

5.4 研究设计

5.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内部控制实施有效性分析

6.1 研究目的

6.2 理论分析

6.3 研究假设

6.4 研究设计

6.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与启示

7.2 政策建议

7.3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美国上市公司舞弊案席卷证券市场之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位的现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各种外部手段无法有效达到预期监管目标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和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开始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公司内部,以求在舞弊案件发生的根源处设置严密的控制措施。于是,内部控制逐渐演变成上市公司监管的热门政策性话题,针对内部控制的规范化进程也拉开了帷幕。
  随着内部控制规范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学术界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是,当前的研究还无法较好揭示内部控制从设计到实施的整个过程。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内部控制设计的完善性入手,立足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因素、内部公司治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等角度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完善性和实施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通过研究,本文发现:(1)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在总体上处在中等稍微偏上的水平,有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在设计上还存在严重的缺陷。(2)上市公司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因素,会给内部控制的实施带来麻烦,但是会激励它们设计更完善的内部控制。(3)政治联系会严重削弱内部控制设计的完善性和实施的有效性,而市场化程度则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4)股权集中度过高会削弱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有效性。(5)最后本文发现,当前的规范化内部控制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内部控制预期目标也根本无法实现。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化进程还局限于制度层面,在内部控制从制度层面到付诸实施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体现在:本文从内部控制设计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内部控制从设计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并对整个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前人的研究主要从财务报告目标角度分析内部控制有效性,本文主要从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即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以及经营效率和效果)角度入手,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检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