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溶藻弧菌生物膜形成特性及对药物耐受性研究
【6h】

溶藻弧菌生物膜形成特性及对药物耐受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溶藻弧菌是水产养殖业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由其引发的弧菌病常常给海水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除此之外,溶藻弧菌还会引起人类的多种疾病。本文研究了溶藻弧菌生物膜形成特性,并比较了其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新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等7种水产常见药物的耐受性,旨在通过体外溶藻弧菌生物膜的培养和药物,建立体外诱导溶藻弧菌生物膜形成的方法,并探索抑制生物膜的方法,为治疗溶藻弧菌导致的疾病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通过改良的微孔板法研究致病性溶藻弧菌ND-01的生物膜形成特性。结果显示,在28℃湿盒静止培养16h左右,溶藻弧菌生物膜量达到峰值;菌液的初始密度在102~108CFU/mL范围内,对于成膜量影响不显著;NaCl质量浓度在4.5%时,生物膜量最大;pH值在7~8时,成膜量最高;培养温度为30℃时,对溶藻弧菌的生物膜量的影响最显著;加入1.5%的CaCl2能显著促进生物膜形成,而MgCl2则影响不显著;经过大黄鱼表皮粘液包被后,形成的生物膜量显著高于其他各部分组织液包被组。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致病性溶藻弧菌ND-01在体外能形成稳定而明显的生物膜,其生物膜的形成和多种环境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使用MTT法测定溶藻弧菌生物膜的活性,并证明了溶藻弧菌生物膜对几种水产中常见抗生素药物具有耐受性。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溶藻弧菌生物膜膜内菌体活性逐渐增大,24h之后开始趋于平稳,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形成成熟生物膜后,其对抗生素的耐受性出现了显著的增强;氧氟沙星在较低浓度下对成熟期溶藻弧菌生物膜有杀灭作用,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生物膜相关感染的有效药物;生物膜的成熟与其对药物的耐受性呈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