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养血行血方治疗OA对视神经保护作用的形态学观察及相关实验研究
【6h】

养血行血方治疗OA对视神经保护作用的形态学观察及相关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5 方法

1.6 结果

2 实验研究

2.1 动物实验与分组

2.2 实验性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模型建立

2.3 标本取材

2.4 观测指标及标本制作

2.5 实验结果

3 讨论

3.1 中医对OA的认识

3.2 OA的病理机制

3.3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OA相关问题分析

3.4 对照组选药依据

3.5 养血行血方组方依据

3.6 养血行血方对OA的作用

4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语表

附录二 综述 视神经萎缩的研究进展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致谢

附录五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运用养血行血方对气血瘀滞、目系失养证视神经萎缩(OA)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及相关实验研究,从形态学上观察养血行血方对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寻求中医药治疗OA的效果。
  1.临床观察
  方法:将60例(72只眼)“气血瘀滞、目系失养证”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养血行血方中药浓缩颗粒剂口服,对照组予口服甲钴胺分散片、维生素B1、银杏叶片,均以15天为1个疗程,停药2天后继续下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视力有显著性提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RNFLT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30例35眼中治疗后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30例37眼中,总有效率62.16%。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实验研究
  方法:选用6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治疗组,每组15只。其中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治疗组采用视神经钳夹法建立视神经钳夹伤模型(左眼为实验眼)。治疗时间为以15天为一疗程,休息2天后,继续第二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组以养血行血方混悬液灌胃1天3次。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于造模成功后24小时即予取标本。生理盐水组和治疗组术后治疗2疗程后后取标本,行光镜、电镜检查,从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方面观察视神经及视网膜的改变。
  结果:光镜及电镜:(1)正常对照组RGC正常组织,神经纤维层内轴突、微丝含量丰富,结构正常。视神经排列整齐、规则,粗细均匀,轴突外有髓鞘包绕,髓鞘呈细密的板层、无分隔,密度均匀,无断裂。轴浆分布均匀,胶质细胞胞浆内有大量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2)模型对照组RGC胞体变形,神经纤维排列紊乱,部分轴突肿胀,呈空泡样变性,微丝数目大量减少,轴突与髓鞘之间出现缝隙,髓鞘部分出现板层分离,结构紊乱,胶质细胞内线粒体重度肿胀,呈圆形或球形,嵴变宽,甚至模糊不清。(3)生理盐水组RGC胞体变形,核皱缩,染色质边聚,胞浆肿胀,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嵴消失,髓样结构形成,微丝数量减少,见少量粗面内质网残留,细胞失去活性,开始凋亡,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轴突变性,轴突数量减少,轴突内微丝大量减少,轴突内轴浆运输严重受阻,导致部分轴突坏死。(4)治疗组可见少量RGC变性,线粒体轻度肿胀,嵴增宽,细胞染色质轻度不均,微丝数量略减少,粗面内质网上见核糖体附着。神经纤维排列欠规则,轴突数量轻度减少,可见部分正常的轴突,轴突内微丝数量轻度减少,细胞内髓鞘包裹轴突,形成神经纤维,出现神经再生迹象。
  结论:养血行血方对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血瘀滞、目系失养证”OA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或改善患者视力,保护视神经;在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等方面能有效改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下视网膜的节细胞的死亡,阻止轴突的变性、坏死,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保护视神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