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改进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法在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6h】

基于改进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法在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生态安全的内涵

1.1.2 生态安全的研究意义

1.1.3 生态安全的基本特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

1.3.1 本研究中对区域生态安全概念的界定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2.1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基础理论

2.1.1 德尔菲法

2.1.2 层次分析法(AHP法)

2.1.3 熵权法

2.1.4 灰色关联分析法

2.1.5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2.2 改进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方法

第三章 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3.1 指标体系的概念模型

3.2 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 评价指标的生态学意义

3.5 评价标准

3.5.1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标准来源

3.5.2 本文的数据来源和评价标准

第四章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4.1 各省份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4.2 各省份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确立

4.2.1 德尔菲法确立权重

4.2.2 熵权法确立权重

4.2.3 组合赋权法

4.3 各省份生态安全的关联系数

4.4 各省份生态安全的单层次关联度

4.4.1 系统压力的单层次关联度

4.4.2 系统状态的单层次关联度

4.4.3 系统响应的单层次关联度

4.5 各省份生态安全的最终关联度

4.6 各省份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和环境的“联接点”,生态系统的变化在所有环境问题中的地位日益醒目,生态安全研究已成为国际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首先综述了生态安全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阐述了生态安全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再按照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与原则,运用PSR概念模型构建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模型。
  本文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结合我国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从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生态状态、人文环境响应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31个指标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德尔菲法以实现对评价指标的组合赋权,这克服了主客观赋权各自的局限性,并利用灰色多层次评价方法计算各区域的生态安全关联度,进而对各区域的生态安全进行横向对比。这三种方法的有机组合充分利用了各评价指标的信息,使评价结果能够更为准确的反映各区域生态安全的实际情况,为生态安全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且各省市之间的水平呈两极分化状况,生态安全模式呈现多元化差异。总体上,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越发达、人均GDP越高的省份排名越靠前。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区域生态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推广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