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评价
【6h】

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

1.前言

1.1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构成

1.2 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与效应

1.3 心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调节功能及相互作用

1.4 自主神经功能评价方法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资料采集

2.3 统计学处理

3.结果与分析讨论

3.1 结果与分析

3.2 讨论

3.3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与自主神经干预治疗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采用心率变异及心率减速力指标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依据疾病谱的不同分为A组:未行PCI治疗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共76例,其中25例患者合并陈旧性心肌梗塞;B组:行PCI治疗至少半年后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共45例,其中16例患者合并陈旧性心肌梗塞;C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共70例;并设置同年龄段具有相似疾病背景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D组),共218例,采用心率变异分析指标及心率减速力指标评价四组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研究结果:1.DC指标A组与B、C、D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SDNN指标A组与C组、D组之间,B组、C组与D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RMMSD及PNN50不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2.DC与SDNN存在中等程度相关性(r=0.526,P<0.05)。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反应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SDNN与DC指标存在减低,DC指标较SDNN指标更能反映心肌缺血供血改善后的自主神经功能变化,SDNN指标较DC指标更能反映心脏的总体自主神经功能水平。
  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反应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SDNN与DC指标存在减低,二者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可结合SDNN指标及DC指标对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进行综合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