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泉州岵山镇传统建筑的保护研究
【6h】

泉州岵山镇传统建筑的保护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课题背景

1 动机

2 依据

3 创新点

研究对象、目的、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相关理论研究

1.国外理论研究及其现状

2.国内理论研究及其现状

研究框架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定义

1.1 传统村落

1.2 历史环境

1.3 传统建筑

1.3.1 文物建筑

1.3.2 历史建筑

1.4 保护与更新的定义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保护更新理论

2.1 十九世纪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

2.2 二十世纪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

2.3 历史建筑保护更新理念原则

2.3.1 基于“原真性”理念的保护

2.3.2 基于解释性原则的更新

2.4 历史建筑保护更新的措施原则

2.5 方法论层次的历史建筑保护

2.5.1 静态保护方式

2.5.2 动态保护方式

2.6 方法论层次的历史建筑更新改造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闽南传统建筑概况

3.1 闽南地区地理区位

3.2 自然条件对闽南建筑的影响

3.2.1 地理条件

3.2.2 气候条件

3.3 社会形态对闽南聚落与建筑的影响

3.3.1 家族制度

3.3.2 风水理论

3.3.3 传统习俗

3.4 闽南传统建筑基本特征

3.4.1 总体形象

3.4.2 聚落布局

3.4.3 传统空间尺度

3.4.4 建筑空间主要类型

3.4.5 建筑材料与构造

3.4.6 建筑装饰与细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岵山古镇传统聚落特征

4.1 岵山古镇概况

4.1.1 区域位置

4.1.2 岵山古镇气候条件与资源

4.1.3 岵山古镇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

4.2 岵山古镇聚落选址特征

4.2.1 整体风貌——“依山傍水厝数间,一头犁牛半顷田”

4.2.2 岵山古镇的选址理论概述

4.2.3 影响岵山传统聚落选址的因素

4.3 岵山古镇聚落布局特征

4.3.1 “家在林中,林在田中”的基本组团格局

4.3.2 “枝状”街巷系统

4.3.3 “量小-面广”的水系格局

4.3.4 荔枝古树绿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岵山传统建筑基本特征

5.1 岵山传统建筑基本类型

5.1.1 民居

5.1.2 祠堂

5.1.3 宫庙

5.1.4 寨堡

5.2 岵山民居平面布局特色

5.2.1 “四合中庭”官式大厝

5.2.2 街屋民居

5.2.3 中西合璧“番仔楼”

5.3 岵山传统建筑平面型制及其演化

5.3.1 平面类型

5.3.2 平面形制演化

5.4 岵山传统建筑立面及装饰细部特征

5.4.1 “红砖白石双坡曲”的三段式立面

5.4.2 “雕粱画栋皇宫式”的装饰细部特征

5.5 岵山传统建筑色彩、材料及构造

5.5.1 “红砖灰瓦白墙”明丽的建筑色彩

5.5.2 建筑材料:红砖、青石、白石

5.5.3 建筑构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岵山传统建筑保护更新原则

6.1 岵山古镇保护更新总则

6.1.1 规范而细致的现状调研

6.1.2 尊重岵山古镇建筑历史文化,实行低冲击力更新开发

6.2 岵山古镇聚落传承式保护更新原则

6.2.1 聚落风貌设计总则

6.2.2 遵循“家在林中,林在田中”的基本组团格局的原则

6.2.3 遵循道路形态设计符合地形的原则

6.2.4 遵循闽南特色新型聚落的构建原则

6.3 岵山古镇传统建筑传承式保护更新原则

6.3.1 人性化尺度的传承

6.3.2 空间形式的传承

6.3.3 传统文化的承载

6.3.4 材料与构造的传承

6.3.5 建筑细部的传承

6.4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岵山盆地历史建筑评价及保护更新导则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民居,与人民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民间色彩,是乡土智慧的结晶和民族文化的体现。福建许多保留有珍贵古民居的村落,同样面临着种种问题:无人问津,自生自灭,终在天灾人祸中覆灭;在新农村建设浪潮中遭受覆盖式的灭顶之灾;过度旅游开发下的形存神亡……等等。本文就是从这一背景出发,基于辩证的保护与更新的理论,通过分析总结出闽南传统建筑的精髓,归纳总结适合闽南传统民居发展的保护更新导则,依托福建省永春县岵山古镇项目,以全局发展的眼光探索闽南传统民居的“适应性再利用”之路,从而形神兼备的传承闽南传统建筑文化。
  本文以闽南民居聚落——岵山古镇为研究对象,结合保护和更新的原则与方法,注重对案例的实际调研与分析,通过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对现状做出总结归纳,探索古民居保护更新的出路。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先解释相关概念定义,相关理论理据。首先,解释传统村落、历史环境、传统建筑、保护更新的概念;其次,梳理保护与更新的理念、原则与方法论。第二部分,第三章总结了闽南传统建筑的概况,归纳了闽南传统建筑的特征。第三部分,第四、五章着重分析岵山古镇传统建筑的形态,梳理岵山古镇的建筑院落型制,分析总结其建筑材料、建筑色彩,最后对建筑细部装饰进行研究,使之对现存状况的认识和研究,总结出地域的装饰特色,从而对岵山古镇传统建筑文化较为全然系统的了解总结。第四部分,第六章根据之前的保护更新理据,得出针对性的保护更新导则。一方面,从聚落的保护更新方面总结对应导则,另一方面,从建筑的传承式更新方面归纳注意事项原则。岵山镇的古民居保护更新不是片面的保护或者更新,而是辩证地保护、传承式更新。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能传承建筑文化与文脉,并对植入古村落的当代建筑设计具有指导和启发性,真正地使饱含民间智慧的古村落走上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著录项

  • 作者

    蔡雁;

  •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

  • 授予单位 厦门大学;
  • 学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戴志坚;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4.114;
  • 关键词

    传统建筑; 古民居; 文化保护; 泉州岵山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