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岸带小城镇用地分类探究——以泉州市为例
【6h】

海岸带小城镇用地分类探究——以泉州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海岸带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1.1.2 海岸带小城镇地域特殊性缺乏重视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海岸带的定义

1.2.2 小城镇的定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海岸带规划管理研究进展

1.3.2 海洋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1.3.3 用地分类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海岸带相关用地分类技术与方法

2.1 分类的基础研究

2.1.1 用地分类的理论

2.1.2 用地分类的准则

2.2 国内相关分类标准的研究

2.2.1 海洋功能分类

2.2.2 镇用地分类

2.2.3 城市用地分类

2.2.4 土地利用分类

2.2.5 相关分类的比较

2.3 国内外分类经验研究

2.3.1 国内分类状况

2.3.2 国外分类状况

2.3.3 国内外经验总结

2.4 小结

第三章 海岸带小城镇用地分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海岸带小城镇状况

3.1.1 市域概况

3.1.2 海岸带小城镇发展比较研究

3.1.3 相关规划及分类解读

3.2 海岸带小城镇用地分类状况

3.2.1 土地利用状况

3.2.2 用地分类状况

3.2.3 海岸带小城镇用地特点

3.3 现行用地分类存在的问题

3.3.1 编制层面

3.3.3 实施层面

3.4 小结

第四章 海岸带小城镇用地分类优化策略的探讨

4.1 用地分类调整的必要性

4.2 分类优化的目标

4.2.1 实现可持续发展

4.2.2 加强海陆一体化

4.2.3 促进城乡统筹

4.3 分类优化的要点

4.3.1 相关分类的衔接

4.3.2 规划范围的确定

4.3.3 土地使用的特殊性

4.3.4 土地使用的兼容性

4.4 分类优化的框架及内容

4.4.1 优化思路

4.4.2 优化框架

4.4.3 优化内容

4.5 优化效用

4.5.1 编制层面

4.5.2 实施层面

4.6 实践研究

4.6.1 小岞镇概况

4.6.2 规划分析

4.6.3 优化实践

4.7 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海岸带小城镇位于海陆交汇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多样丰富,对带动腹地发展有积极作用。然而,海岸带环境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城镇的盲目建设和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极易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目前城乡规划学科并没有重视到海岸带小城镇的地域特殊性,仍然沿用传统规划技术和方法指导小城镇土地利用布局,使海陆开发利用之间缺乏衔接,导致用地冲突矛盾频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规划因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而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文章选取了泉州市海岸带小城镇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其土地利用和用地分类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料研究。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发现海岸带小城镇用地具有以下特征:用地功能多样、用地矛盾冲突多;用地权属复杂、管理混乱薄弱;土地利用效益低、资源优势不明显;海陆利用缺乏衔接、生态环境易受破坏。针对以上这些特征,本文提出现状镇用地分类在规划的编制、实施阶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通过优化调整使其适应海岸带小城镇开发利用的实际需求。
  通过比较镇用地分类、海洋功能分类、土地利用分类等相关内容,文章将我国海岸带相关分类标准之间在思路、依据、内容、衔接上的异同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此外,通过阅读文献分析国内外海岸带相关分类经验,本文提炼出用地分类优化中可参考的优秀经验。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海陆一体化和城乡统筹,解决用地分类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本文基于海岸带小城镇用地的实际特征和国内外经验,提出分类优化的策略。本文首先拓展了海岸带小城镇用地分类范围,加强了海陆衔接、城乡统筹;其次在分类内容中扩充了涉海用地类型,强调海岸带小城镇用地的特殊性;此外分类采用了“刚性”用地分类同“弹性”兼容矩阵表相配合的方式,在合理指导规划布局、避免用地冲突的同时,尊重土地使用的多种可能性,从而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和资源优势,维持海岸带土地的生态整体性。最后以小岞镇为例,验证优化后用地分类的实际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