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胆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状况分析
【6h】

肝胆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状况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3.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2009-2011年肝胆外科危重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布,见表2。

二、2009-2011年肝胆危重感染性疾病常见三种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见表3。

三、5种耐药基因在3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的检测情况。

四、耐药基因比例及相关药物耐药表型比例对照:见表4。

讨论

1.2009-2011年我院肝胆外科危重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布

2.三种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结果

3.30株铜绿假单胞菌检测5种耐药基因

4.根据以上结果我院肝胆外科将要改进和注意的问题

5.本实验存在的限制和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中英文略缩语对照表

声明

综述

1.耐药细菌的发生和发展

2.抗生素应用对细菌耐药的影响

3.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现状和应对措施

4. β-内酰胺酶及相关耐药基因的分型

5.五种耐药基因与相关耐药表型

6 肝胆外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及其致病菌

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形态特征

8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

9 细菌耐药性出现原因

10 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对策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1、了解肝胆外科感染性疾病(急性胆囊炎,细菌性肝脓肿,重症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等)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2、对其中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耐药基因分型测定,了解其耐药基因存在情况。
  方法:1、回顾性统计并分析2009-2011年我院肝胆外科感染性疾病(急性胆囊炎,细菌性肝脓肿,重症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等)患者标本中细菌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2、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对3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并与相应抗生素的耐药表型进行比对。
  结果:1.2009-2011年肝胆外科送检标本191例,191例送检病人中得到病原菌191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有163株,占总检出菌的85.3%;革兰阳性球菌有28株,占14.7%。2.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有51株,占阴性杆菌的比例为31.3%,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为30株,在检出的阴性杆菌中所占比例为18.4%;在检出的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有18株,占阳性球菌的比例为64.3%。3.对前三位革兰阴性杆菌药敏结果分析,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已经达到了52.9%-66.7%之间;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53.3%-70.0%之间,特别是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已经达到83.3%;铜绿假单胞菌几乎无相对敏感药物,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已经达到23.3%。4.对30株铜绿假单胞菌检测Ampc、blaVIM、OXA、SHV和TEM五种耐药基因,它们的阳性样本数分别为28株、0株、4株、29株和30株,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3%、0.00%、13.33%、96.67%和100.00%,共同拥有Ampc、SHV和TEM三种基因型的样本数有27株,占总样本数的90.00%;除了blaVIM基因表达率与其耐药表型不一致外,其余四种耐药基因表达率均与其耐药表型相一致。
  结论:1.我院肝胆外科危重感染性疾病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位列前三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与教科书中肝胆感染性疾病常见致病菌的种类有所差别,说明每个医院的致病菌种类都有其自己的特点。2.三种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都存在普遍耐药,尤其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已经达到70.0%以上,建议临床医生在经验用药的基础上增加标本送检率,通过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3.通过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检测说明多重耐药状况严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