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思想探究
【6h】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思想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对象化思想的思想渊源

2.1 异化的概念辨析

2.2 黑格尔的异化思想

2.3 费尔巴哈的对象性思想

第 3 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思想

3.1 劳动对象化与异化劳动

3.2 对象化与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

3.3 异化、辩证法与共产主义

第 4 章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象化思想的理论空间

4.1 对象化视域中的社会历史

4.2 对象化视域中的人

4.3 对象化视域中的资本主义拜物教

第5章 马克思对象化思想的现当代回响

5.1 主客关系新反思

5.2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回响

5.3 对象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余论:关于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一点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分别从经济领域和哲学领域深入研究了异化问题和主客统一问题,尤其在批判黑格尔异化思想和费尔巴哈对象性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奠定在实践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对象化思想,进而将异化归于对象化活动在特殊阶段的产物,并探索出了超越异化的道路——实践的共产主义。
  马克思对象化思想是指人为了无限地趋近自由而在与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确证、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实践活动过程的理论形态。对象化实质是人本质力量的现实化过程,也即人自由的实现过程。它既可以从要素的角度理解为主客体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有机统一过程,又可以从“进程”角度理解为人与对象打交道过程中的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辩证统一过程,也可以从动机的角度理解为人的自我确证、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自由实现过程,还可以从中介的视角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或劳动活动的实现与展开的过程,甚至可以从主体的角度被理解为现实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等。立足对象化思想,马克思从根本上解决了私有制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唯物与唯心、对象化与自我确认、存在与本质等的“二元对立”问题,进一步指出世界历史是在人类对象化活动的基础上生成的。马克思对象化思想所倡导的实践批判基础上与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共产主义思想不仅为马克思后来的文本所贯穿与弘扬,而且对象化思想所打出的具体性、现实性、批判性、总体性等“旗帜”也得到了现当代哲学思想与思潮的积极“响应”。
  在引言对研究状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其它四章分别是马克思对象化思想的“寻根”、“究底”、“展现”与“发展”;从整体上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对象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可以看成是马克思对象化思想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等三个维度的“显现”。笔者希望在对马克思对象化思想的思想渊源、“内涵”、“边界”和“新发展”等四个方面内容论述的基础上,力争准确“描绘”出马克思对象化思想的“肖像”,进而为人的发展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