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中西结合视点下的澳门近代居住建筑研究
【6h】

基于中西结合视点下的澳门近代居住建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理论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第2章 澳门近代居住建筑发展背景及概况

2.1 19世纪前的澳门城市

2.2 19-20世纪初的澳门城市

2.3 澳门近代居住建筑发展概况

2.4 澳门居住建筑发展的源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独栋式住宅平面特征及衍化

3.1 中式独栋住宅的平面特征及衍化

3.2 西式独栋住宅的平面特征及衍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联排式住宅平面特征及衍化

4.1 联排住宅的出现

4.2 中式联排住宅平面特征及衍化

4.3 西式联排住宅平面特征及衍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独栋、联排式住宅立面特征及衍化

5.1 中式独栋、联排式住宅立面特征及衍化

5.2 西式独栋、联排式住宅立面特征及衍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工作的局限性

6.4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图表目录

附录B 访谈记录

附录C 澳门近代居住建筑图纸汇总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澳门是中国最早与西方接触的城市之一,这里的建筑是中西结合的典型代表。这些建筑中的居住建筑更是最直接的反映了澳门社会的变化,也是建筑文化在事物上最直接的体现。近代是澳门社会的转折时期,城墙的拆除、政权的易主、城市的扩张无不直接的对居民生活与居住建筑产生影响。
  澳门近代居住建筑来源于两个民族,其建筑文化自然受到两种民族文化的影响。追其源头,广东的岭南传统住宅,如西关大屋和“三间两廊”式住宅是澳门中式居住建筑的变化基础;印度的果阿葡人住宅是澳门西式居住建筑变化的源头。当两者同时出现在澳门,建筑的本质便被客观因素潜移默化的改变,即使是建造手法亦或是建筑材料的改变,也被称之为本土化。也就是说,澳门的居住建筑都可以被称为中西结合的居住建筑,但究其源头以及建筑在中西结合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则不能一概而论。以源头建筑为基础,与澳门近代中、西式独栋、联排住宅的平面形态、立面形态进行比较,总结其传统特征及衍化方式,这些衍化所承载的是文化内涵、审美取向以及生活习惯等的改变,它的产生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和特殊的历史环境。
  通过对澳门近代居住建筑平面、立面的对比研究,论文认为澳门近代居住建筑的衍化表现为“本土化”和“现代化”这两种特征。在西方建筑文化与现代化的推进下,澳门中式居住建筑从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思想向以功能和实用为主的建筑设计思想方向发展,澳门西式居住建筑在功能和实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升,二者朝居住建筑的现代化趋同。
  本研究对澳门近代建筑研究和中国近代建筑研究都是有益的充实,通过对澳门近代居住建筑的研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山东、上海以及类似城市,乃至中国的近代城市建筑的发展特点,是对澳门研究的完善,同时是澳门近代居住建筑的保护、修复、更新和再利用等工作的参考基础和初步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