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乙肝病毒基因组BCP区、前C/C区变异及基因型对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影响
【6h】

乙肝病毒基因组BCP区、前C/C区变异及基因型对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HBV基因变异与干扰素的疗效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BCP区、前C/C区变异及基因型对α-干扰素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影响。 方法: 选择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中的39例接受α-干扰素治疗6个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技术,检测治疗前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BCP区、前C/C区核苷酸序列,PCR-RFLP法测定HBV基因型,分析HBV基因变异及基因型对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影响。 结果: 1、39例患者α-干扰素治疗前HBVDNA水平、ALT水平、年龄、性别在持续应答组、复发组、无应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2、8例(20.5%)检出BCP双变异。BCP双变异者,治疗结束时α-干扰素的应答率及随访结束时的持续应答率、复发率与无BCP双变异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8例(20.5%)检出A1896变异,全部伴有C区淋巴细胞表位变异,其中1例(2.6%)同时具有BCP双变异。A1896变异者,治疗结束时的应答率(37.5%)与无A1896变异者(4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束时,持续应答率(0%)低于无A1896变异者(38.7%),复发率(37.5%)高于无A1896变异者(3.2%),差异显著(P<0.05)。A1896变异者,随访结束时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阴转率低于无A1896变异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4、39例患者C区变异均不相同,AA5、AA27、AA60、AA77、AA80、AA97、AA113、AA135等都是变异的热点。C区有淋巴细胞表位变异者共32例(82.5%),其中8例为持续应答,4例为复发,20例无应答。C区淋巴细胞表位变异者,治疗结束时α-干扰素的应答率及随访结束时的持续应答率、复发率与无C区淋巴细胞表位变异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区淋巴细胞表位变异数≥3个共8例(20.5%),无人持续应答,2人复发,6人无应答。 5、15例检出L60V变异(38.5%)。L60V变异者,随访结束时的持续应答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阴转率高于无L60V变异者,差异显著(P<0.05)。 6、14例检出I97L变异(35.9%)。I97L变异者,治疗结束时及随访结束时的HBVDNA阴转率均高于无I97L变异者,差异显著(P<0.05)。 7、39例患者,B基因型29例(74.4%)、C基因型10例(25.6%)。随访结束时,B基因型ALT复常率显著高于C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 8、不同基因型中,热点变异BCP双变异、A1896变异、L60V变异、I97L变异、AA66-85变异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AA77-82变异在C基因型中检出率高于B基因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1、BCP双变异对α-干扰素疗效无明显影响。 2、A1896变异对干扰素的近期应答率无影响,但可能是引起复发的因素。 3、L60V及I97L变异可能有利于干扰素治疗。 4、C区淋巴细胞表位变异数越多,α-干扰素疗效可能较差。 5、α-干扰素疗效在B、C基因型中无明显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