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表面等离子共振和荧光猝灭动态监测三种天然色素与人唾液及富组蛋白5的相互作用
【6h】

表面等离子共振和荧光猝灭动态监测三种天然色素与人唾液及富组蛋白5的相互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三种天然色素对唾液和富组蛋白5生物膜表面吸附的SPR监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三种色素与Histatin5的荧光猝灭反应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茶多酚和天然色素与唾液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展开▼

摘要

目的: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动态监测人唾液和唾液富组蛋白5吸附三种天然色素的过程,运用荧光猝灭技术考察不同色素导致Histatin5内源性荧光猝灭程度上的差异,进而研究色素与唾液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方法:选择茶黄素(TF)、矢车菊素(cy)和姜黄素(Cur),分别将其与自组装的人类全唾液(WS)和Histatin5(H5)的芯片相互作用,运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原位、实时和动态监测TF、Cy和Cur吸附于蛋白表面的过程,根据Langmuir(L)和Freundlich(F)吸附等温线的相关系数(R2)判断三种色素在全唾液和Histatin5表面的吸附模型,计算吸附动力学常数:L常数(K)、饱和吸附量(Mm)、F常数(Kf)、F吸附强度常数(1/n)、吸附速率和解离常数(ka和kd)、结合和解离平衡常数(KA和KD)。运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色素导致H5内源性的荧光猝灭,计算猝灭常数:Stem-Volmer猝灭常数(Ksv)、双分子猝灭常数(kq)、表观猝灭常数(Kapp)、动态和静态猝灭常数(KD和KS)、表观静态猝灭常数(K)、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LB)和表观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A)及结合位点数(n)。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比较色素对WS和H5的R2、吸附动力学常数及荧光猝灭常数总体均数和均数之间的差异,检验水平α=0.05。 结果:L和F模型均能用于描述Cy/WS和TF/ H5的吸附过程,而TF/WS、Cur/WS、Cy/ H5和Cur/H5的吸附过程用F模型更合适。色素/H5和色素/WS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程度为Cur>TF和cy,饱和吸附质量为TF>Cur>Cy,亲和力则为TF>Cur和cy,而Cur和cy的亲和力接近。TF和Cur对H5荧光猝灭的类型为以静态反应为主,动态反应为辅,同时伴随有距离作用。而cy导致Histatin5荧光猝灭的类型是静态猝灭。色素/H5之间的结合位点数为1,意味着每一个色素分子只会与一个H5分子结合。cy使H5荧光猝灭改变了H5的分子构象,使其荧光基团所处的微环境极性增加,疏水性减小。色素/H5内源性荧光猝灭程度为Cy>TF和Cur(P<0.05),TF和Cur接近(P>0.05)。 结论:不同类型的色素与唾液蛋白质之间的亲和力不同,类黄酮类(TF和cy)与唾液蛋白质之间的亲和力大于姜黄色素类(Cur)。唾液蛋白质与色素的反应驱动力源自氢键结合、静电引力和疏水性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