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纹伊蚊rDNA ITS2基因多态性研究及登革热流行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6h】

白纹伊蚊rDNA ITS2基因多态性研究及登革热流行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白纹伊蚊rDNAITS2基因多态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福建省登革热流行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 谢

综述 分子生物技术在登革热媒介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福建省不同地理环境白纹伊蚊rDNA ITS2基因序列特征及分析福建省登革热流行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不同地理环境白纹伊蚊rDNA ITS2基因多态性,为进一步了解登革热流行的危险因素以及登革热防制提供依据。 方法:在闽东福鼎市、闽北武夷山市、闽中涵江区和闽南东山县分别现场采集5个点的白纹伊蚊幼虫,实验室饲养,收集羽化成蚊,用75%酒精-20℃保存,PCR特异扩增白纹伊蚊rDNA ITS2,用生物信息系统进行白纹伊蚊rDNA ITS2基因多态性的分析。选择福建省不同地区35个村(点)为调查点,设计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表,就调查点的地理环境类型、人口密度、往返东南亚地区的流动人口、白纹伊蚊幼虫密度、防蚊设施使用率、输入性登革热病例6项杜会因素和自然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PCR特异扩增福建省四个不同地理环境白纹伊蚊rDNA ITS2,在琼脂凝胶电泳上获得500bp左右的扩增片段。序列分析福建不同地理环境的白纹伊蚊在rDNA ITS2表现了基因的多态性,其rDNA ITS2基因单核苷酸存在转换、颠换和缺失,而同一地理环境的5只白纹伊蚊rDNA ITS2基因序列没有差异。 2.Logistic回归分析福建省登革热流行因素,白纹伊蚊幼虫密度、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和往返东南亚地区的流动人口3个变量被选入回归方程,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7.25、9.83和5.64。 结论:不同地理环境白纹伊蚊在rDNA ITS2区表现了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与经纬度、海拔高度、气温、降雨量和湿度等有一定的关系。登革热在有往返东南亚地区流动人口,有登革热输入病例,且白纹伊蚊幼虫密度高的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这为制定科学的登革热防制措施提供了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