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血清中IGF-1R、IGF-2、PLAG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6h】

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血清中IGF-1R、IGF-2、PLAG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标本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理

2.2 实验步骤

2.3 实验备注

2.4 结果判定

2.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所有参检样本(26例SPA患者及10例健康对照)的IGF-1R、IGF-2和PLAG1的ELISA实验所得数据(经K-S检验,P> 0.05)均服从正态分布

2. PLAG1在实验组血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情况

3. IGF-1R在实验组血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情况

4. IGF-2在实验组血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情况

5. PLAG1、IGF-1R及IGF-2在实验组血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表达特点

6. PLAG1、IGF-1R及IGF-2表达水平与SPA患者性别的关系

7. PLAG1、IGF-1R及IGF-2 表达水平之间关系

8. PLAG1、IGF-1R及IGF-2 诊断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9. PLAG1、IGF-1R及IGF-2诊断涎腺多形性腺瘤的ROC曲线

讨论

1. PLAG1表达水平与肿瘤关系

2. IGF表达水平与肿瘤关系

2.1 血清中IGF-2表达水平与肿瘤关系

2.2 血清中IGF-1R表达水平与肿瘤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声明

附: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
  检测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hum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 IGF-1R)及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hum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 IGF-2)和多形性腺瘤基因1(pleomorphic adenoma gene1, PLAG1)在涎腺多形性腺瘤(salivary pleomorphic adenoma,SPA)患者血清和健康人血清表达水平,分析PLAG1、IGF-1R以及IGF-2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的关系,初步探讨血液中 PLAG1和IGF-1R、IGF-2成为涎腺多形性腺瘤肿瘤标志物可能性。
  材料和方法:
  选取26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血清标本(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未经过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另选取10例健康人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PLAG1、IGF-1R及IGF-2在26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和10例健康人血清含量情况,分析PLAG1、IGF-1R及IGF-2在两组血清中蛋白含量差异;并分析PLAG1、IGF-1R及IGF-2在血清中表达的相关关系,探讨血清中PLAG1、IGF-1R及IGF-2水平检测成为诊断涎腺多形性腺瘤指标的可能性。
  结果:
  1、在实验组(SP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IGF-1R与PLAG-1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P<0.05),实验组IGF-1R与PLAG-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但IGF-2在两组中没有差异(P=0.949)。
  2、实验组(SP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 IGF-1R、IGF-2和PLAG-1表达水平间均不具有相关性(P>0.05)。
  3、血清IGF-1R、IGF-2和PLAG-1诊断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灵敏度分别为92.31%,61.54%和96.15%,特异性分别为90%、70%和50%。
  结论:
  1、PLAG1及IGF-1R水平在实验组血清中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IGF-1R升高水平更为明显。推测二者血清含量升高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形成有关,IGF-1R介导信号通路可能促使 PLAG1由失活转为激活。IGF-2在两组血清中表达水平没有差异,推测IGF-2血清中表达水平可能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形成无直接影响。
  2、实验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GF-1R、IGF-2和PLAG1表达水平间均不具有相关性。
  3、血清IGF-1R、PLAG1水平测定有希望成为评估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的诊断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