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评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6h】

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评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超声心动图技术应用速度参数评价左心室功能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 的:
   1.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OME)评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左心室整体及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2.与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相比较,探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对评价整体及局部心肌功能的应用价值。
   方 法:
   1.研究对象:正常健康志愿者(A组)3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右室流出道起源室性期前收缩患者(B组)30例,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C组)30例。
   2.仪器:采用福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发的LEJ-2型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系统及GE公司生产的Vivid-7 Demision彩色超声显像系统配有Echo PAC工作站。
   3.方法:(1)应用OME测量A组窦性心律、B组和C组室性期前收缩前的窦性心搏及室性心搏时二尖瓣环六个位点处的收缩期峰值速度,比较其差异。同时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较两种方法在同一部位峰值速度的差异及相关性。(2)应用OME测量B组和C组室性期前收缩前的窦性心搏及室性心搏时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六个节段的收缩期心外膜速度(Vepi)、心内膜速度(Vendo)、速度差(△V)、心外膜运动加速度(Aepi)、心内膜运动加速度(Aendo)、相对力(F)的变化。
   结 果:
   1.OME和QTVI两种方法的测值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r=0.777~0.845)。
   2.B组、C组患者在室性心搏时的二尖瓣环处六个位点收缩期峰值速度与窦性心搏时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B组室性心搏时左室乳头肌水平各个节段的Vepi、Vendo、△V及Aepi、Aendo、F与窦性心搏相比,均升高(P>0.05);C组室性心搏时左室乳头肌水平各个节段的Vepi、Vendo、△V及Aepi、Aendo、F与窦性心搏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
   结 论:
   1.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左室整体及局部心肌功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能够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在室性心搏时整体心肌功能降低,而局部心肌功能则与患者本身有无器质性心脏病相关,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林丽卿;

  •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
  • 学科 医学影像与核医学(心脏超声)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郭薇;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40.450.4;
  • 关键词

    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 室性期前收缩; 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