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原发及继发耐药研究
【6h】

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原发及继发耐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2方法

1.3 危险因素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纳入者的基本信息

2.2 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2.3 H.pylori耐药率情况

2.4.危险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背景: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是新近用于根治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抗生素,但其耐药率的升高影响了根除效果,目前我国关于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及产生其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报道甚少。
  目的:评价福州地区目前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总体耐药率,比较原发及继发耐药率,并探讨可能产生耐药的危险因素。
  方法:取福建省立医院行胃镜检查,经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的患者胃窦粘膜标本,分离培养出60株临床菌株,其中38例从未经过根除治疗,22例既往有根治失败的经历(治疗方案中含氟喹诺酮类药物)。采用E-test方法测定两种抗生素对H.pylori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并分析其产生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①60株菌对左氧氟沙星总体耐药率为30%(18/60),对莫西沙星总体耐药率为31.67%(19/60),同时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耐药的有17例,耐药率为28.33%。
  ②H.pylori对左氧氟沙星的原发耐药率及继发耐药率分别为15.79%、54.55%,继发耐药率明显高于原发耐药率(P=0.002)。莫西沙星的继发耐药率与原发耐药同样有显著差异(18.42% vs 54.55%,P=0.004)。
  ③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既往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均为H.pylori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高。
  2.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继发耐药率显著高于原发耐药率。
  3.年龄和既往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