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评估CBCT三维标志点识别的可靠性研究
【6h】

评估CBCT三维标志点识别的可靠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器材

2. 研究对象

2.1 纳入标准[29]

2.2 排除标准

3. 实验步骤

3.1 CBCT影像的采集

3.2导入Dolphin Imaging 11.5软件

3.3 实验者的培训

3.4整体颅面的三维位置调整(orientation)

3.5确定坐标系的初始位置

3.6 本实验定位的标志点在CBCT图像中的定义

3.7标志点的识别定位

4. 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

1.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

1.1五位实验者测量的30位患者所有标志点的X、Y、Z轴坐标值的实验者之间组内相关系数分析(inter-observer ICC)

1.2主要实验者对所有样本重复测量5次,进行所有标志点的X、Y、Z轴坐标值的实验者内部组内相关系数分析(intra-observer ICC)

2.计算实验者对标志点识别测量数据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

3.实验原始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讨论

1.本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2. 本实验的特点

2.1坐标系的建立

2.2本实验中标志点的选取

2.3本实验所用的标志点识别方法

3. 本实验的结果分析

4. 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与后期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估自定义的CBCT头颅标志点识别的可靠性,为日后建立正畸应用的三维头影测量分析提供参考。
  方法:在CBCT数据库中随机筛选得到30例患者的CBCT原始数据,导入Dolphin11.5软件进行三维重建。五位实验者独立在矢状向、冠状向、和轴向对27个自定义头颅标志点进行识别定位。一位主要实验者在不同的时间点定位五次,其余4位实验者各定位三次求平均值,时间间隔至少1周。每个标志点有三个坐标值,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个标志点X、Y、Z轴坐标的实验者内部以及实验者之间的组内相关系数。同时进行标准差计算以描述实验者测量数据之间的离散程度。
  结果:五位实验者定点数据从整体上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大部分数据的组内相关系数ICC较大,有93.8%的ICC大于0.75,69.1%大于0.9,仅有2.5%的ICC小于0.45。主要实验者定点数据显示了极好的可靠性,96.3%的ICC大于0.75,93.8%大于0.9,没有数据小于0.45。五位实验者总体标准差显示:66.67%的标志点误差不超过1mm,29.63%介于1mm到2mm之间,仅有3.70%大于2mm。从X、Y、Z各自的标准差可见:X轴有11.11%的SD大于2mm,85.19%小于1mm;Y轴皆小于2mm,其中有81.48%小于1mm;Z轴皆小于1mm。总体标准差显示同一实验者的测量误差皆不超过2mm,其中92.59%小于1mm。从X、Y、Z各自的标准差可见:X、Y轴有92.59%小于1mm;而Z轴100%小于1mm。颅底点、鼻根点、鼻骨尖点、前鼻棘点、切牙管上缘、切牙管下缘、上齿槽座点、颏前点、颏下点、左右腭大孔点、左右颏孔点、右侧上颌切牙切缘、右侧下颌切牙切缘、右侧上颌磨牙在CBCT识别中具有极好的可靠性。下齿槽座点、左右眶上切迹点、左右眶下孔、左右下颌神经孔和右侧髁顶点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左右耳点及左侧髁顶点可靠性欠佳。
  结论:有适宜的标志点定义以及良好的定点培训,CBCT结合Dolphin软件对新定义的标志点进行识别具有极高的可靠性。本研究自定义的大部分三维解剖标志点可以作为建立三维头影测量应用的标志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