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模型比较研究
【6h】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模型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与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一、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基本情况

1.2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方法

1.3 实验室检查

1.4 影像学检查方法

1.5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

1.6 统计学方法

二 结果

1、资料的基线特征

1.1 年龄及性别构成

1.2肝纤维化及肝炎分期构成比

1.3 病例检查资料特征

2、无创诊断模型各项指标与肝纤维化的分析

2.1 无创诊断模型各项相关指标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

2.2 无创诊断模型各项相关指标诊断早期肝硬化

3、无创诊断模型诊断肝纤维化的分析

3.1 6种无创诊断模型与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3.2无创诊断方法评估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结果比较

4、构建新肝纤维化诊断模型

4.1 肝脏纤维化影响因素分析

4.2构建肝纤维化诊断模型

4.3 肝脏炎症等级对无创模型结果的影响

三、讨论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比较现有无创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新建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无创模型。
  方法:
  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相关单项指标及APRI、FIB-4、AAR、SPRI、ASPRI、CP模型,并比较上述模型对明显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将所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病例纳入研究,均行血清学、影像学及肝穿刺活检,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各个影响因素指标与进展期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将有诊断价值的指标进行逐步向前的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研究终点相关的独立预测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新模诊断模型并与现有模型比较。
  结果:
  收集2011年12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例174例,其中无明显肝纤维化64例(≤S1),明显肝纤维化110例(≥S2),肝硬化21例(=S4),APRI、FIB-4、AAR、SPRI、ASPRI、CP模型(包括诊断早期肝硬化的CP1模型与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CP2模型)与肝纤维化均有明显的一致性,上述模型在诊断明显肝纤维化(Ishak分级,≥S2)的AUC分别为0.75、0.832、0.738、0.769、0.768、0.864,比较上述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后发现CP2模型的诊断价值较其他模型高,有明显差异(Z值分别为2.607、2.374、2.133、2.325、2.35,P<0.05)。诊断肝硬化时的AUC分别为0.646、0.633、0.647、0.851、0.819、0.899,CP1模型诊断准确度最高,有明显差异(Z值分别为4.063、4.222、4.587、2.059、2.432,P<0.05)。将各种影响肝纤维化的预测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L-test,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新建模型,在判断明显肝纤维化时AUC为0.877,约登指数为0.624,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0.827、0.797、0.803、0.822。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比较L-test与APRI、FIB-4、AAR、SPRI、ASPRI、CP模型比较,L-test与CP2模型的诊断价值无明显差别(P=0.788),但明显高于APRI、FIB-4、AAR、SPRI、ASPRI、CP1模型(Z值分别为2.645、2.742、3.231、2.264、2.374、6.723,P<0.05)。
  结论:
  CP模型与APRI、FIB-4、AAR、SPRI、ASPRI模型比较,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诊断早期肝硬化时的准确度较高。建立新模型L-test,通过纳入血清学指标及影像学指标,对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有一定诊断价值,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