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州地区咽喉反流病流行病学调查
【6h】

福州地区咽喉反流病流行病学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附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样本量的确定

1.2调查对象

1.3 调查方法

1.4 LPRD症状评分判定标准

1.5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基本人口学特征:

2.2 LPRD的流行情况: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咽喉反流疾病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明确福州地区咽喉反流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的患病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咽喉反流疾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福州社区居民4100人进行问卷调查。按照统一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Belafsky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和咽喉部相关因素,其中RSI>13分为LPRD组,≤13分为非LPRD组,调查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涉及到福州不同社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等。其中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70岁构成比分别是13.81%、22.59%、20.72%、17.23%、16.74%和8.91%。(2)LPRD的流行病学特征:有效问卷4063例,LPRD患病率为5.00%(203/4063)。不同年龄段的LPRD患病率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131,p=0.049),其中30-39岁年龄段患病率较10-19岁年龄段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8.532,p=0.003)。男性的LPRD患病率较女性高,两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220,p<0.001)。不同职业LPRD患病率统计显示,各职业LPRD患病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540,p=0.025)。其中产业工人患病率7.89%(24/304),学生患病率3.14%(4/196),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10.947,p<0.001)。吞咽堵塞感和咽部异物感这两个症状与LPRD发生的相关性最大。经常进食过饱、常饮浓茶、绝经、经常鼻塞流涕、经常扁桃体炎是LPRD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福州地区人群LPRD患病率为5.00%,且经常进食过饱、常饮浓茶、绝经、经常鼻塞流涕、经常扁桃体炎与咽喉反流密切相关。

著录项

  • 作者

    李垚;

  •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
  • 学科 耳鼻咽喉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贤明;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福州地区; 咽喉; 反流病;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