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6h】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附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发病情况

1.2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发病机制

1.3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方法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的创新性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3 结果

3.1 早期再出血率

3.2 分组及两组的一般情况

3.3 两组临床资料对比

3.4 可能影响患者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4 讨论

4.1 既往研究成果

4.2 曲张静脉数量与早期再出血的关系

4.3 空腹血糖水平与早期再出血的关系

4.4 首次套扎与早期再出血的关系

4.5 术前输血量与再出血的关系

4.6 本研究的意义与不足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后早期发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便提前识别出EVL术后发生早期再出血的风险性高的患者。 材料和方法:收集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明确诊断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且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进行内镜下套扎术预防或控制出血的病例共171例,其中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患者23例(病例组)及术后无早期再出血患者148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如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因、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史、是否合并糖尿病病史、既往有无行分流术、断流术、脾切除术或贲门血管离断术的手术史、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套扎点数、最大的曲张静脉直径、曲张静脉数量、静脉曲张严重程度、有无红色征、有无门静脉血栓形成、腹水程度、术前输血量、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四项)等。首选对各研究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别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于两组之间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结果可得出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再进一步计算各个独立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CI,所有的统计结果均以P<0.05表示两组间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再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总体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早期再出血影响因素有:是否首次套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甲胎蛋白(Fetal alpha protein,AFP)、空腹血糖、血氨、术前输血量、食管曲张静脉数量(P<0.05)。其次,对以上7个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相应的OR值、95%CI。统计结果提示我院消化内科早期再出血率为13.45%,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首次套扎、空腹血糖、术前输血量、曲张静脉数量,OR及其95%CI分别为:3.900(1.579-9.635)、1.696(1.012-2.845)、8.118(2.352-28.014)、2.794(1.143-6.831)。 结论:首次套扎、空腹血糖升高、术前输血量增加、食管曲张静脉数量增加是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