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胸腰椎骨折并椎板不完全骨折的临床分析
【6h】

胸腰椎骨折并椎板不完全骨折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方法和材料

一、研究方式

二、病例来源及选择标准

三、临床资料

四、手术方法

五、术后处理

六、统计指标

七、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一、胸腰段脊柱的解剖特点

二、椎板不完全骨折损伤或卡压硬膜囊及神经的机制

三、胸腰椎骨折合并椎板不完全骨折的临床特点与诊断

四、 胸腰椎骨折并椎板青枝骨折的治疗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综述:胸腰椎骨折的分类及治疗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胸腰椎骨折合并椎板不完全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的治疗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5医院骨科医院收治的急性胸腰椎骨折合并椎板不完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的选择为:(1)非骨质疏松性、非病理学性胸腰椎骨折;(2)受伤至入院时间不超过3周;(3)经CT明确诊断椎板不完全骨折。对相关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并总结分析,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因、伤椎分布、骨折类型、治疗方式;临床表现:合并伤、术前及术后脊髓神经功能 ASIA分级、VAS评分、ODI指数;影像学参数:术前、术后的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神经卡压及硬脊膜撕裂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
  结果:总共回顾了875例急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9例合并椎板不完全骨折,发生率为19.3%,男性95例,女性74例,平均年龄37.7±9.1岁(17岁-63岁);胸腰椎骨折类型根据Denis分型为:B型153例,D型16例;伤椎分布情况:T1131例,T1233例,L137例,L228例,L340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情况为:A级10例,B级25例,C级46例,D级54例,E级34例。其中在ASIA分级为D级和E级的患者中有47例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A组),41例采用单纯后路内固定治疗(B组);余81例神经损伤严重者(ASIA分级为A级、B级和C级)均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C组)。减压过程中发现硬脊膜撕裂31例,神经卡压19例。所有患者中3例出现切口红肿,经保守治疗后切口愈合。术后多数患者的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但B组中4例出现神经症状加重,1例再次手术减压治疗,术中发现硬脊膜破裂,神经卡压于椎板骨缝,术后该患者出现泌尿道感染,经抗感染后治愈;余3例采用保守治疗。随访过程中4例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
  结论:椎板不完全骨折多继发于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其腹侧骨缝有卡压损伤硬脊膜和神经的潜在危险性,对于该类型骨折的患者,在制定手术方案时应优先选择后路去椎板减压内固定,以利于修复损伤的硬脊膜并松解卡压的神经,避免加重神经损伤及二次手术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