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弹簧圈在高危Ⅱ型内漏风险AAA患者EVAR术中的应用
【6h】

弹簧圈在高危Ⅱ型内漏风险AAA患者EVAR术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 英 文 对 照 表

前言

资 料 与 方 法

1 病人选择

1.1 病例入选标准

1.2 病例排除标准

2 术前准备与指标测量

2.1 弹簧圈选择

2.2 人工血管内支架(SG)选择

3 手术方法

3.1 EVAR具体手术记录

3.2 EVAR成功判定标准

4 术后并发症

4.1 内漏定义和分型

4.2 支架移位

4.3 其他并发症

5 术后随访

6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病人一般资料

2 手术方法

3 术后随访

讨论

1 Ⅱ型内漏危险因素与处理

2 术后随访与经济效益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处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高危Ⅱ型内漏风险的腹主动脉瘤(AAA)患者在 EVAR术中应用辅助性弹簧圈行移植物旁瘤腔栓塞(PASE)以预防术后Ⅱ型内漏的短期效益和可行性。
  资料和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医院)血管外科诊断为AAA并接受EVAR的住院病人。一共回顾分析了141例EVAR术后的患者,其中67例(47.5%)至少具备两项Ⅱ型内漏危险因素,包括:①瘤腔内无附壁血栓;②两对及两对以上腰动脉开放且腰动脉发达(平均外径>2 mm);③未封闭的肠系膜下动脉(IMA)和/或IMA粗大(IMA最大外径≥SMA最大外径);④人工血管内支架(SG)髂支预期覆盖一侧髂内动脉,未重建血管;⑤预期应用弹簧圈栓塞一侧髂内动脉;⑥巨大瘤腔(AAA最大横向外径>55mm和/或合并相连续的髂动脉瘤)。将符合入选标准且同时在术中应用辅助性弹簧圈行PASE的病例(共22例)纳入研究组,将相对早期未行PASE的病例(共45例)纳入对照组。保留术前及术后1周内高质量CTA作为对比依据,且在随后1、3、6、12个月以高质量CTA和彩超随访动脉瘤直径变化以及是否出现内漏,统计两组间术后Ⅱ型内漏发生率及瘤腔缩小比例,以评估手术方法的差异。
  结果:高危Ⅱ型内漏风险的AAA患者共67例,纳入研究组22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组术中平均使用2.1±1.2个弹簧圈(1-5个)。总体平均随访时间为8±4个月(6-27个月)。研究组技术成功率95.5%,对照组91.1%(P=0.525)。研究组临床成功率86.4%,与对照组临床成功率73.3%(P=0.230)。术后Ⅱ型内漏发生率:研究组13.6%与对照组17.6%(P=0.017)。再干预率:研究组9.1%与对照组26.7%(P=0.010)。术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瘤径缩小5.2±3.6 mm(P<0.001),对照组瘤径缩小3.7±2.0 mm(P<0.001)。
  结论:高危Ⅱ型内漏风险的AAA患者EVAR术中应用辅助性弹簧圈行PASE预防Ⅱ型内漏的手术方法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可用于提升EVAR收益。在综合考虑患方经济因素及解剖条件的情况下,该法可作为传统术式的补充,以达到快速收缩瘤腔,降低Ⅱ型内漏发生率及再干预率的目的,减少AAA破裂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